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子病历平台下医院统计 精品
电子病历平台下医院统计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医院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电子病历的应用,各类原始统计数据包括门诊数据、病案首页信息等越来越多地形成于临床工作站。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达到资源共享,我们设置了病案统计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与的衔接,通过接口接收门诊工作量数据、病案首页基本信息等原始资料,进行编辑、补充和完善后存入病案统计系统的数据库。
电子病历接口平台的应用,赋予了医院统计工作全新的内涵,也给统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就基于新平台接口模式下,如何开展和挖掘统计工作展开阐述。 1医院统计工作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医院统计工作模式大都以手工统计为主,包括手工收集原始数据,以及后续的数据处理和统计报表均需手工操作,在工作内容上也仅仅局限于对医院最基本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缺乏多元化、综合化的分析及预测性分析。
传统模式下,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且准确性不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优化了医院统计的工作流程和模式。
电子病历接口平台下,形成于各个工作站的病案首页数据信息,自动由接口采集,并传输至病案数据库的临时库中,统计人员可以随时调出数据进行编辑、补充、编码等操作,完善后存入病案统计系统的正式数据库,并由计算机自动汇总完成日常统计报表。
这样,数据的采集、传输、整理、加工和分析的效率大大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因为中间环节的自动核查而得到保证,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汇总,计算精度大为提高,打破了传统的工作模式,信息资源得到高度共享,统计工作重点也由为主管部门服务转为为决策管理层以及临床科室管理服务,对全院科室实行指标量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1]。
2新模式下医院统计工作21采集原始数据电子病历接口平台下,由接口向医生、医技、护士等工作站自动采集数据,由于操作人员及操作环节繁多,工作稍有疏忽或没有按系统要求进行操作,均有可能导致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了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客观性,所以必须加强数据核查工作以提高准确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