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十单元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音乐 课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2.会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 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1
3.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二)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
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 (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 (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
族的最强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
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
最强音。
(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
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知识拓展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并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2.会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新授
(一)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师:下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师:说一说你喜欢这个小节的原因。 4.分组齐读。
(二) 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三)依照规律、指导书写
1.有共性规律的字: 学生独立观察,讨论规律。 2.重点指导的字:鸿、豁
3.学生提问书写,教师指导。
三、知识巩固
师检查学生默写词语。
四、课堂小结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题:《月光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
和善良爱心。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的情境。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曲子。
2.谁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月光曲)
3.今天我们就学习《月光曲》这一课,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中
发生了什么样的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一)学习“走进茅屋”这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出示句子。 2.通过姑娘和男子的对话,体会家境的贫寒和姑娘对音乐的爱。 3.再次读音,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4.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走进了茅屋的? (二)学习弹第一首曲子。
1.贝多芬弹后姑娘是如何赞美的? 2.出示句子。 (1)指名读。
(2)从姑娘的内心世界看出对音乐的热爱。
(3)贝多芬从姑娘的言语中得到动力,为即兴创作《月光曲》埋下伏笔。
(4)有感情地朗读。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