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管理学试题

教育管理学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7:35:12

行政管理强调行政组织的作用,而各级组织的行政作用又是通过行政岗位上的管理者——人来体现的。管理者常会根据自己对某一现象的观察,发表个人的见解,并在一定的场合议论,而下级则会将其议论作为组织的意见来听。 (4)是“官本位”形成的组织基础

行政管理是分层管理。每一个管理层级上都设有一定的职位,每一个职位都有相应的职权,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拥有一定的利益。但如果行政管理缺乏相应的制衡、监督机制,行政岗位的职权就可能会膨胀,职责则会被漠视。 32、简述科学型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1)科学管理模式是教育发展现实的需要

本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全面进入工业经济时代,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质量、规格要求的提高,不只是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普及义务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全方位的实施。为了解决义务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有些国家的教育当局把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请到学校,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进行科学研究。研究学生的社会化问题,研究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教育本身的规律,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学校管理的办法。把教育管理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的基础上。用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手段来研究教育管理,这就是科学管理的开始。

(2)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学型管理模式要求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技术和手段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管理。

现代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被引入教育管理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如教育实验、教育测量、教育统计、教育评估、教育诊断、教育预测、教育决策和规划、教育质量管理等。 33、简述科学管理的特点

(1)对管理对象和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科学管理模式则不止于对问题的性质层面的分析,而是要对问题进行内在的、深层的、本质特点进行量化的分析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决策。 (2)由实物中心论转向系统中心论

实物中心论是一种以事实、实物为研究中心和基点的方法论。它以管理的具体事物为着眼点,从管理工作内容或管理工作的过程出发进行分类研究。系统中心论则是将管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分析管理活动的方法论。

(3)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手段

科学管理将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引入教育管理,提出了管理的整分合原则、开放封闭原则、反馈原则、能级原则、动力原则和弹性原则。科学管理将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引入教育管理,为教育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具体技术手段:如教育调查、教育测量、教育预测、教育决策、教育规划、教育实验、教育统计、教育诊断、教育评估、计算机辅助管理等。科学管理模式为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34、简述目标逼近理论的基本程序

25

如图6 – 1 所示,目标逼近理论认为,教育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基本程序: 理想模式 标准化、规范化 目准检选小提方决推 备查型择出案 制几说实评关广定 标种策明验估键方 方书案案约束条件 意外事件 本 身特点 图6 – 1 第一步,提出目标。第二步,准备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第三步,选择关键,即实现目标的关键。第四步,提出几种方案。第五步,决策。第六步,制定方案说明书。第七步,进行小型实验。第八步,普遍推广实施。第九步,检查评估。 35、简述戴明环的构成

第一个环节是计划。主要包括四个步骤:①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③在各种原因中找出最关键的原因;④针对主要问题确定当前阶段的工作目标,拟定解决问题的计划,确定工作标准。

第二个环节是执行。第三个环节是检查。第四个环节是处理,现在多被称为总结。这个环节包括两个步骤:①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果。②把遗留下来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继续解决。 36、简述教育决策的程序。

一个完整的决策程序包括“研究现状,发现问题”、“设定目标”、“拟定被选方案”、“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决策追踪”等五个基本环节。 37、简述教育计划的内容构成。 (1)序言

计划的序言部分一般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的内容是指导思想,另一方面的内容是情况的分析。 (2)工作目标

明确表述下一阶段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分项工作目标,形成组织管理的目标体系。工作目标是计划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目标的表述要注意具体,指出目标落实的主体,主体工作的达成度,还要具备工作任务质和量的标准限定。 (3)工作任务

任务是计划中目标落实的事实保证,是目标在工作上的具体化,明确了目标落实的具体内容和责任范围,指明了为实现目标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应当做的事和所应承担的责任。 (4)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硬件措施,即教育管理资源的配置,如人事的调整与安排、经费的筹措与预算、设备的添置、校舍的营建等;另一类是指软件措施,即思想工作、行政干预、政策鼓励、机构调整、组织制度等。 38、简述教育管理计划的内涵。

(1)教育管理计划是教育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

26

(2)教育管理计划以对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管理活动的预测为基础 (3)教育管理计划以对有关信息的调查和评价为依据 (4)教育管理计划的制定以教育方针政策为根据

(5)教育管理计划是系统的、量化了的教育政策目标或教育发展目标 (6)教育管理计划是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39、简析影响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层次与幅度的主要因素。 人们认为影响管理的层次与幅度的主要因素是: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的素质与能力; 部门之间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管理活动内容的性质; 下属的分散程度;

管理者所承担的非管理工作的多少; 管理的技术手段; 新问题的发生率。

40、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组织技术原则有那些?

目标一致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职、权、才相适应原则、协调一致原则、信息沟通原则、非常例原则。

41、尽可能多地为校长设计与教职工沟通的渠道

校长为了掌握学校工作各方面的情况,除了听下级汇报外,还可以通过办公会、定期的专家会、青年教师座谈会、专项工作汇报会、校长接待日、设立意见箱、校长办公室热线电话、亲自下基层等方式与学校的各方面进行沟通,形成学校信息的全网络沟通。

42、简述人的积极性来源的三种动机及这三种动机之间的关系。 43、画出詹姆斯激励过程模式图。

44、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六、论述题

1、试述学习教育管理学的意义

(1)深入进行教育管理改革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要保证教育改革正常地、健康地发展下去,就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否则我们就会陷入盲目性。现在已经出台和将要出台的改革项目,如:干部任期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产学合作制、一校两制、教学评估、干部考绩、招生与分配制度改革、定员定编和优化组合、工资总额任务包干制等等,对于这些改革项目,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对其利弊得失也有不同的评价。而且事实上不可能存在十全十美的改革方案,几乎每一个方案都是利弊兼容一身,只不过是利大于弊,或是利小于弊而已。如果有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的指导,方案得以正确的选择和实施,“利”必居于主导地位,“弊”一定会处于次要地位。缺乏理论的指导,造成管理上的失控,必然会影响改革的成效。

(2)实现教育管理过程现代化、科学化需要理论指导 教育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是指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最优化。我们要办好教育,就必须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做指导。研究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因素、各个工作项目

27

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就需要采用调查、统计、测量、评估、诊断、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合理配置和调整,达到提高学校组织对外的适应力,对内的聚合力,这是实现教育管理目标最优化的重要条件。现代科学管理中,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管理过程的指标粗放、信息缓慢和分散无序的状态,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要实现管理现代化,彻底改变管理落后的面貌,学必须学习和研究教育管理学。

(3)提高教育管理干部的专业素质,需要学习和研究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干部的素质是办好教育的前提条件。这里讲的素质是指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品德和能力等内在特征。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要随之发展变化。他们不仅要了解教育方针、政策和各项教育法规,而且要具有制定教育规划,进行教育调查、教育预测、教育检查与评估的实际能力,以及总结、交流、推广经验的能力。所教育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教育管理学。

2、试述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1)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管理科学的诞生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的七八十年间,西方国家经历了化时代的工业革命时期。在工业革命中,不仅工业迅速发展了,农业也在迅速发展。这场革命,使大部分农民成为产业工人,使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出现了,加之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更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国际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剧烈的国际竞争使得各国产业界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在经济竞争中获得高额利润,促使一批企业家和学者致力于管理的研究,希望通过改善管理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于是,管理科学在泰罗的科学管理运动中应运而生。

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生产的推动这一事实,给教育家及教育管理人员以极大的启示。把企业中科学管理的理论迁移到教育管理中来,这就是从事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最初动因。

(2)政治制度变革所引起的行政学的发展

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城市化,形成了经济中心和各种工业的基地,这一切促成了中世纪封建政权的瓦解和新型国家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原则是法律上承认人与人之间在财产、等级和种族方面的差异,但更强调人的基本权力,“自由、平等、博爱”成了普遍的原则。为了按照这样的政治原则管理好社会,就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行政制度。于是以研究行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取向的行政学得以产生。 教育行政则是现代社会国家行政职能扩大化的产物。工业革命的加速发展,为工人提供某种教育的必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把国家从后台推向前台,要求国家承担教育责任。随着19世纪以来教育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国家对教育的责任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国家对教育事业干预的普遍加强,意味着教育已经成为国家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了。特别是现代教育是一项大规模的公共事业,是利用和调动社会的人、财、物资源才得以进行的高度组织化的事业,因此,现代教育的运行不能不依赖科学化的行政管理。这就产生了以行政学为基础的教育行政学。 (3)教育事业自身的发展呼唤着教育管理理论的诞生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工业革命之后,工

28

搜索更多关于: 教育管理学试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行政管理强调行政组织的作用,而各级组织的行政作用又是通过行政岗位上的管理者——人来体现的。管理者常会根据自己对某一现象的观察,发表个人的见解,并在一定的场合议论,而下级则会将其议论作为组织的意见来听。 (4)是“官本位”形成的组织基础 行政管理是分层管理。每一个管理层级上都设有一定的职位,每一个职位都有相应的职权,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拥有一定的利益。但如果行政管理缺乏相应的制衡、监督机制,行政岗位的职权就可能会膨胀,职责则会被漠视。 32、简述科学型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1)科学管理模式是教育发展现实的需要 本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全面进入工业经济时代,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质量、规格要求的提高,不只是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普及义务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全方位的实施。为了解决义务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有些国家的教育当局把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