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实施方案
建设经验并发挥示范作用。《xx市市政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已于2015年1月通过专家评审,因此,通过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实施无疑是落实《xx市市政综合管廊工程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与建设要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符合国家规划要求。
此外,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第8、城镇地下管道共同沟建设” 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类建设项目。
2)土地资源与地下空间集约利用的内在要求
随着xx城市的发展,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要求越来越高,地下轨道交通、停车库、人防设施及商场的发展越来越快,而且这些地下设施的链接也越来越多,造成传统的管线埋设方式穿越困难,直接阻碍了呼市的地下空间的发展利用水平,建设综合管廊是实现地下空间集约化的有效途径。
3)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的必然途径
与传统的市政管线分散直埋相比,综合管廊的主要优势表现在:可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大大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维修和日常管理。综合管廊的上述优势决定了其对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的重要性,在xx市实施综合管廊的建设是实现城市未来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性支撑系统。
4)有利于新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对公共资源的控制与管理
为推动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一系列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政策。社会资本将会逐步引入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和运行管理中。综合管廊的集成性决定了政府可将其作为市政管线这一公共资源的监督平台,从而提高监管效率。
5)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
传统直埋方式无法满足一般管线的检修、置换工作,在道路施工中发生的挖断电缆、煤气等事故将引发严重后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地下水对直埋管线外部腐蚀性强,缩短了管线的使用寿命。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管线入廊后避免了土壤及地下水对管道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
6)该项目建设是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市发展的需要 综合管廊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避免了由于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路面重复开挖的麻烦由于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它还为规划发展需要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同时也是积极响应“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建设要求。
超前的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和建设能够解决乱建乱挖、建设用地紧张、道路交通拥挤、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拆迁困难等困难提升整个城市的品位美化城市和增强城市功能增强对入园外商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此带动城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加快城市的发展。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对加快xx市经济发展和庞公片区的城市建
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 1.管廊建设技术成熟
目前综合管廊的建设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综合管廊在我国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因此,目前技术上已经成熟,运行也十分可靠,这些均为xx市建设综合管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国外情况
综合管廊于十九世纪发源于欧洲,最早是在圆形排水管道内装设自来水、通讯等管道。早期的综合管廊由于多种管线共处一室,且缺乏安全检测设备,容易发生意外,因此综合管廊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法国巴黎于1832年霍乱大流行后,隔年市区内兴建庞大下水道系统,同时兴建综合管廊系统,综合管廊内设有自来水管、通讯管道、压缩空气管道、交通信号电缆等。
英国伦敦于1861年即开始修建综合管廊,其容纳的管线除燃气管、自来水管及污水管外,尚设有通往用户的管线包括电力及通讯电缆。
德国早在1890年即开始兴建综合管廊。在汉堡的一条街道建造综合管廊的同时,在道路两侧人行道的地下与路旁建筑物用户直接相连。该综合管廊长度约455米,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自1953年以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兴建了大量的综合管廊,由于综合管廊的建造,使城市道路路面被挖掘的次数明显减少,坍塌
及交通干扰现象基本被消除,同时有综合管廊的道路使用寿命比一般道路路面使用寿命要长,从综合技术及经济方面来看,效益明显。
俄罗斯的综合管廊也相当发达,莫斯科地下有130公里的综合管廊,除煤气管外,各种管线均有。其特点是大部分的综合管廊为预制拼装结构,分为单室及双室两种。
日本最早于1926年开始了千代田综合管廊的建设,1958年在东京陆续修建综合管廊,并于1963年颁布了“综合管廊实施法”,1973年大阪也开始建造综合管廊,至今已经完成约10公里。其它城市如仙台、横滨、名古屋等都在大量兴建综合管廊过程。同时,在1991年成立了专门的综合管廊管理部门,负责推动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随着人们对综合管廊的重视及综合管廊的综合效益的发挥,日本总的综合管廊建造里程已经超过300公里,综合管廊在日本的各大城市的普及相当高。
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虽然国土辽阔,但因城市高度集中,城市公共空间用地矛盾仍十分尖锐。美国纽约市的大型供水系统,完全布置在地下岩层的综合管廊中。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市,也有很发达的综合管廊系统。
3.国内情况
综合管廊工程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晚。1958年北京在天安门广场敷设了一条长1076米的综合管廊,1977年配合“毛主席纪念堂”施工,又敷设了一条长500米的综合管廊。此外,大同市自1979年开始,在九座新建的道路交叉口都敷设了综合管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