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19:01:2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20分)

1.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

1、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立场、

观点和方法。它是指导我们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我们说的坚持,不是书本上或口头上的,而是实际行动上的,在实践中的坚持。在这种意义上说,坚持就是发展。

2、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就是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修正及及抛弃某些过时的个别原理和个别论断,或者提出新的原理或新的命题;吸取别的理论派别对实践中提出的问题的有益探讨的积极成果等。马克思主义按其本质来说,是革命的抵制的。但发展又是有原则的,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指导,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则就不是发展而是纂改。同时发展也不能脱离实践,发展必须是实践的总结,能经受实践的检验,并能指导实践。所以,发展和坚持又是不可分的,是在坚持前提下的发展。

3、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坚持。为了坚持,就必须在实践中使之得到发展。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造的观点,就谈不上坚持,更谈不上发展。那种借口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违背其基本原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用”或“过时”的观点,或者借口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教条,变成纯粹口号,使之停滞不前,扼杀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观点,就是教条主义的僵化观点,都是我们必须反对的。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矛盾就是对立

仅把矛盾理解为对立面的斗争、排斥是片面的。 (l)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就没有对立。

(3)哲学上讲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抽象和概括,是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

4. “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这种观点是错的。它认为马种里的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与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事物,所以不能说谁是谁,它是一个典型的诡辩论观点,就在于它混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与一般性学说,即没有正确认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它们是相互连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该观点正是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以是不科学的,错误的。

5.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矛盾斗争性与统一性)

6.剔其糟粕,吸取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辩证的否定观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提供了哲学依据.我们既不能一概肯定,全盘继承,也不能一概否定,统统抛弃,而应当在批判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外我们要“洋为中用”。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实现质的飞跃。

8.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对于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9.多数人同意的就是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少数服从多数是党的组织原则,并不适用于真理的评价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0.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书本70页

11.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12.有同学说是“江山如画”,也有同学说是“画如江山”。你意如何?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所以画如江山才是正确的

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各10分,共30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实践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经济社会根源:1.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2.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固有的矛盾逐渐显露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或参考书本4-7页)

2.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书本30-31页

3.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书本41页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书本68页

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后果 书本194页

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作用。 书本147-148页

7.简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四个方面,

1.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这四点分歧并不是并列的,其中关于事物发展原因问题上的分歧是它们的根本分歧

8.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实践的。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实践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9.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及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搜索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20分) 1.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 1、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是指导我们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我们说的坚持,不是书本上或口头上的,而是实际行动上的,在实践中的坚持。在这种意义上说,坚持就是发展。 2、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就是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修正及及抛弃某些过时的个别原理和个别论断,或者提出新的原理或新的命题;吸取别的理论派别对实践中提出的问题的有益探讨的积极成果等。马克思主义按其本质来说,是革命的抵制的。但发展又是有原则的,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指导,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