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38
C.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D.严格卧床休息
E.半卧位或坐位,日常生活均需他人照顾 解析:
26.患者,男性,28岁。自觉突然心慌、胸闷,听诊心率200次/分,律齐,心音均等,血压正常,若心电示荧光屏上出现完全不规则的大波浪状曲线,且QRS波与T波消失。下列处理不妥的是 A.严重的心律失常,加强监护 B.可予心内注射利多卡因
C.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 D.可施行非同步电除颤复律 E.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解析:
27.右心功能不全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是 A.肺循环淤血 B.体循环淤血 √ C.心室重构 D.血流动力学改变 E.呼吸困难 解析:
28.心动过缓是指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 A.40次 B.50次 C.60次 √ D.70次 E.80次 解析:
29.高血压病的治疗药物卡托普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A.头痛 B.乏力 C.心率增快 D.心率减慢 E.刺激性干咳 √ 解析:
二、 A3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
患者,男性,62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心电图:V 1 一V 5 导联、I、aVL导联出现病理Q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超过0.3mV。(分数:6.00) (1).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穿孔 B.急性胰腺炎 C.自发性气胸 D.急性心肌梗死 √ E.带状疱疹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血清心肌酶检查。上述三项中具备二项即可确诊。该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发生明显的心前区疼痛,心电图示病理Q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超过0.3mV等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2).该患者进行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是 A.前间壁心梗 B.广泛前壁梗死 √ C.下壁心梗
D.右心室梗死 E.侧壁心梗 解析:
(3).次日晨,患者心前区疼痛明显缓解,护理该患者正确的措施是 A.即将好转,可去卫生间上厕所 B.可停止吸氧
C.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 D.可以正常进食 E.可协助床上排便 解析:
患者,男性,67岁。因冠心病入院,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腹泻、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分数:6.00) (1).该患者发生了 A.发热反应 B.急性肺水肿 √ C.静脉炎 D.空气栓塞 E.过敏反应
解析:患者因冠心病入院,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腹泻、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应考虑发生了急性肺水肿。
(2).此时,护士应为患者采取的卧位为 A.去枕仰卧位 B.左侧卧位
C.端坐位,双腿下垂 √ D.休克卧位 E.头低足高位
解析:此时,护士应为患者采取的卧位是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3).给氧时护士应选择的吸氧流量为 A.1~2L/min B.3~4L/min C.5~6L/min D.6~8L/min √ E.9~10L/min
解析:急性肺水肿患者,应高流量吸氧,6~8L/min,同时湿化瓶内加20%一30%的乙醇。
三、 A3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
患者,男性,56岁。发现高血压10余年,间断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经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病。一直服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血压控制在135/85mmHg。昨日夜间上厕所后突感胸闷、气急,咳泡沫痰。查体:端坐呼吸,心率110次/分,双肺可闻及水泡音,双下肢无水肿。(分数:4.00) (1).目前疾病的诱因可能为 A.急性呼吸道感染 B.心动过缓 √ C.体力过劳 D.电解质紊乱
E.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解析:“长期服用倍他乐克可引起心动过缓,严重者可诱发心衰。所以长期服用倍他乐克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2).该病人目前的诊断为 A.急性支气管炎 B.急性左心衰竭 √
C.全心衰竭 D.急性心肌梗死 E.劳累性心绞痛 解析:
患者,女性,25岁。患风湿性心瓣膜病,不明原因持续发热1月余,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今晨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收住入院。(分数:4.00) (1).现遵医嘱行血培养检查。抽取血培养标本时间的选择,正确的是 A.第一日间隔1h采血,共3次,体温升高时采血 B.第一日间隔1h采血,共3次,不需体温升高时采血 C.第一日间隔1h采血,共3次,寒战体温升高时采血 D.入院3小时内采血,间隔1h/次
E.停用抗生素2~7天后采血,体温升高时采血 √ 解析:
(2).入院后心脏彩超检查示二尖瓣有大小为10mm×10mm赘生物,护士最应预防和关注的是 A.心力衰竭 B.肺部感染 C.动脉栓塞 √ D.出血 E.深静脉血栓 解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