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测试题)
精品文档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
2、基础代谢率: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4、体温:
5、体温调定点:
二、单项选择题
1、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 ) 2、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氨基酸 E、ATP
3、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 ) A、环境温度 B、精神因素 C、肌肉活动 D、进食 E、睡眠状态 4、环境温度在( )能量代谢相对稳定。 ( ) A、20~30℃ B、30~40℃ C、5~10℃ D、10~15℃ E、15~20℃ 5、进食以下哪种食物的产热量最多 (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氨基酸 E、甘油三脂
6、基础状态时的温度要求是 ( ) A、20~30℃ B、20~25℃ C、5~10℃ D、10~15℃ E 、15~20℃
7、空腹是指( )未进食。 ( )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6小时 E、24小时
8、甲状腺激素增多 ( ) A、基础代谢加快 B、基础代谢减慢 C、基础代谢不变 D、无法定论 E、都不对 9、通常所说的体温是指 ( ) A、体表温度 B、深部温度 C、皮肤温度 D、口腔温度 E、腋窝温度 10、安静状态下,产热最多的器官是 ( ) A、心脏 B、肝脏 C、胃 D、小肠 E、肺
11、活动状态下,主要的产热部位是 ( )
.
精品文档
A、心脏 B、肝脏 C、胃 D、骨骼肌 E、肺
12、敷冰袋、戴冰帽是利用 ( ) A、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发汗
13、酒精擦浴降温属于 ( ) A、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发汗
14、电风扇是加快 ( ) A、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发汗
15、人在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达( )开始发汗。 ( ) A、20℃ B、25℃ C、30℃ D、15℃ E、40℃
16、中暑的易发条件不包括 ( ) A、高温 B、环境空气干燥 C、高湿 D、通风差 E、湿度大
17、测定基础代谢的条件,不包括 ( ) A、清晨空腹 B、睡眠状态 C、室温20~25℃ D、昏迷 E、空腹
18、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是 ( ) A、大脑皮质 B、中脑 C、PO/AH D、脊髓 E、延髓
19、关于体温的生理变异,错误的是 ( ) A、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B、月经期和排卵日最高
C、儿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又略低于成年人 D、情绪激动、紧张体温会增高 E、昼夜波动幅度不超过1℃
20、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升高到30℃左右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 ) A、辐射散热 B、对流散热 C、发汗 D、传导散热 E、不感蒸发
三、多项选择题
1、成年女子基础体温的特点有 ( ) A、与孕激素有关 B、月经期较低 C、排卵日最低 D、同龄男子体温略高 E、随月经期而发生变动 四、填空题
1、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 ;安静是的产热器官是 ,剧烈运动或劳动时的产热器官是 。
五、问答题
1、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
精品文档
2、何谓基础代谢?测定基础代谢率应注意哪些条件?
3、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根据散热原理,如何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
.
精品文档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
2、渗透性利尿:
3、肾糖阈:
二、单项选择题
1、肾的功能最重要的是 ( ) A、排出代谢终产物 B、排出多余或无用物质 C、分泌肾素 D、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2、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是 ( ) A、皮肤 B、肾 C、消化道 D、肺 E、都不是
3、以下排泄量最大的器官是 ( ) A、皮肤 B、肾 C、消化道 D、肺 E、都不是
4、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是 ( ) A、有效滤过压 B、滤过膜 C、肾血流量 D、动脉血压 E、滤过率
5、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囊内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 E、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6、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占滤过量的 ( ) A、70℅ B、80℅ C、90℅ D、99℅ E、60℅
7、正常情况下,尿量占滤过量 ( ) A、2℅ B、3℅ C、1℅ D、0.5℅ E、5℅
8、葡萄糖的吸收只限于 ( ) A、远曲小管 B、近端小管 C、集合管 D、隋袢 E、都不是
9、正常情况下,尿量决定于 ( ) A、滤过量 B、水的调节重吸收 C、水的必需重吸收 D、肾小球率过率 E、有效滤过压
10、正常情况下,影响终尿量的最主要因素 ( ) A、肾血流量 B、有效滤过压 C、抗利尿激素 D、醛固酮 E、小管液溶质浓度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