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宁波市名校物理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A.1N=1kg·m/s B.1N=kg·m/s C.1N=kg·m D.1N=kg·s
2.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一列水波,使漂浮在水面上相距6.0m的小树叶a和b发生振动,当树叶a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树叶b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经过1.0s后,树叶a的位移第一次变为零。则该波的波速可能是 A.1.5m/s B.2m/s C.3m/s D.6m/s
3.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用了极限思想法
②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③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④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下列关于牛顿三大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惯性定律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C.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则物体的速度一定也不等于零 D.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力一定都会产生加速度
5.我出门乘坐公交去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公交出发加速,到站减速,飞速地奔驰着。如果将公交两站间的行驶进行简化,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2
?x,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t
A.图象OA段表示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B.图象AB段表示物体静止
C.在0-3s内与6-9s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从6-12s内物体的运动位移为零
6.甲、乙两物体间的作用力F随它们间距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规定相互作用的斥力为正,引力为负.现固定甲物体,让乙物体在远处(r>r2)c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甲物体运动,下列关于乙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乙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乙物体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
C.乙物体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 D.乙物体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并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轻放在传送带上的左端,过一段时间后物块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
12
mv 2B.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12
mv 22
C.传送这个物块系统摩擦生热为mv
D.动摩擦因数μ越大,传送过程中摩擦生热越多
8.如图所示,在静电场中有A、B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场强EA>EB,电势φA>φB
B.将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C.将重力可忽略的电荷+q从A点移到B点,加速度变小 D.将电荷–q分别放在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EpA 9.“318”国道是一条连接上海和西西藏中尼边界友谊桥的公路,里程碑以上海为起点,公路几乎是沿着北纬线前进的,本题中可以将它的东段视为直线。以公路为x轴建立坐标系,上海为坐标原点,里程碑的示数即为坐标值。一辆汽车某日8时30分驶过x1?963km的位置,当日9时10分驶过 x2?923km的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汽车行驶的方向是上海往西藏的方向 B.该汽车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该汽车这段时间的位移是923km D.该汽车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km/h 10.下列运动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D.平抛运动 11.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C.D. 12.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极限法 B.控制变量法 C.放大法 D.等效替代法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拱桥桥顶部分路面是部分圆周,汽车通过拱桥顶点速度为v时,车对桥的压力为车重的 5。如果汽车通过拱桥顶点时对桥顶恰无压力,则汽车速度大小为_______。 9 14.一条河的水速为u=1m/s,一艘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m/s,则要使船能垂直的渡过河去,那么渡船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是 ;要使船能最短时间渡过河去,那么渡船的方向是 15.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__________(“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16.质量为1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________N;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_N,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如果用20 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________N.(g=10m/s) 17.细线一端系住质量为1kg的小球,另一端与斜面相连,细线与斜面平行,斜面倾角为?=53°,如图所示。使小球和斜面以共同的加速度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球恰好离开斜面时,它们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N。(g=10m/s,cos53°=0.6,sin53°=0.8) 2 2 2 三、实验题 18.(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以下哪些操作可能引起实验误差(________) A .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 B .确定OY轴时,没有用重垂线 C .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 D .每次从轨道同一位置释放小球 (2)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 cm.如果取g=10 m/s2,那么: ①闪光频率是 _______Hz ②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 ③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m/s 19.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打下的纸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00cm,d3=13.20cm,d4=19.19cm,d5=25.99cm,d6=33.61cm。 (1)计算vB=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某实验小组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用砝码筒及所挂砝码的重力作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通过增加砝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长木板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①是在长木板_____(选填“水平”或“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图线②是在长木板_____(选填“水平”或“倾斜”)情况下得到的。 (2)在长木板水平时,小车运动受到的摩擦力Ff=_____N; (3)由图线②可得小车的质量M=_____kg;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