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物理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物理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8 7:26:17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了

(2)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

B.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 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 C.在探究a与质量M的关系时,作出 a—

图象能更直观地判断二者间的关系

D.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一定等于砝码和沙桶的总重力

(3)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 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C.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4)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 cm、sBC=4.65 cm、sCD=5.08 cm、sDE=5.49 cm,sEF=5.91 cm,s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21.用 F1=2.5N 水平拉力刚好使质量 m=5kg 物体在水平面上以 v0=4m/s 向右做匀速直 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 F1,改用与水平方向成 53°的斜向上拉力 F2 作用于物体上, 使其 10s 内向右匀加速运动了 47m。(g取 10 m/s2,sin53°=0.8,cos53°=0.6)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2)斜向上拉力 F2 的大小。

22.电量为q=2×10-4C的带正电小物块置于绝缘水平面上,所在空间存在沿水平方向且方向始终不变的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以及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重力加速度

g取10 m/s,求:

2

(1)物块的质量m;

(2)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3.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四个等势面,相邻的两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且0×10-7J恰能到达D点。

。一

带电量为q=-2.0×10-8 C的点电荷,由A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垂直于等势面的方向,以初动能Ek= 6.

求:(1)B、D两点的电势; (2)将一带电量

=+2.0×10 C的点电荷由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WAC。

-8

24.如图所示,质量M=2kg足够长的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表面左端放置一质量m=1kg的小铁块B(可看成质点),B与A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时刻起,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5N作用在B上,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A、B加速度的大小;

(2)0~1s内A、B系统产生的内能.

25.如图所示,质量为m=l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0=7m/s的初速度从底端冲上倾角为α=53°,长度s=1m的粗糙斜面AB,并恰好在最高点以水平速度vc=3m/s冲上传送带。传送带正以速度v=5m/s顺时针转动,其水平长度CD为因数μ=0.1.小物体从D点平抛,恰好沿P点切线进入口径很小的光滑圆管轨道中,圆心为O,轨道半径R=1m,且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60°,Q点为轨道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小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 (2)小物体通过传送带CD所用的时间; (3)小物体在Q点对圆弧轨道的作用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B B A A A A B C 二、填空题 13.17,1000

14.υ1cosαυ1cosα/cosθ 15. > >

16.失重 2m/s2 17.向下 1 三、实验题

18.479 0.640 0.801 19.(1)AC (2)mghB 20.BC AC C 0.42 四、解答题

21.(1)0.05(2)5N

【解析】(1)F1作用下的匀速直线运动阶段: 竖直方向:N1=mg 水平方向:μN1=F1 解得μ=0.05

ABD A

A A (2)改用F2作用后的匀加速阶段: 对物体: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解得F2=5N

22.(1)2 kg (2)0.2 【解析】

当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当

代入数据解得:23.(1)【解析】 【详解】

(1)由动能定理,有:求得:

时,物体匀速运动,则物体受力平衡,

(2)WAC=4.0×10 J

-7

,又;

由题意知,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为10 V,因为电场力做负功,可断定电场线由A指向D 据可求得:

(2)相邻的等势面间的电势差为10 V,电场线由A指向D,则:

代入数据可得:24.(1)【解析】 【详解】

(1)A、B刚要发生相对滑动,对A有:对A、B整体有

故A、B发生了相对滑动 对B有

,得

=3 m/s2

,A、B系统产生的内能

,得F1 = 3 N < 5N

,得

=1 m/s

2

2

=1m/s,=3m/s (2)Q=2J

2

(2)0~1s内A、B相对位移25.(1)0.67(2)2.8s(3)60N 【解析】 【详解】

,得

(1)小物体从B点抛出后做斜抛运动,恰好在最高点进入传送带,所以: vBcosα=vC 解得: vB=5m/s

小物体从A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μ0=0.67

(2)小物体到达传送带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μg=1m/s2

设小物体加速到传送带的速度所用时间为t1

加速阶段小物体所走的位移

小物体匀速阶段位移 s2=L﹣s1=4m 匀速运动时间

小物体通过传送带CD所用的时间 tCD=t1+t2=2.8s

(3)小物体到达D后以速度v=5m/s做平抛运动 在Р点的速度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了 (2)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 B.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 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 C.在探究a与质量M的关系时,作出 a—图象能更直观地判断二者间的关系 D.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一定等于砝码和沙桶的总重力 (3)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