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物理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有关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D.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2.“打的”是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方式之一,除了等候时间、低速行驶时间等因素外,打车费用还取决于出租车行驶的:( )
A.位移 B.路程 C.平均速度 D.加速度
3.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的位移为0.4m,则( ) A.第1s末的速度为0.4m/s B.加速度为0.8m/s
C.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1.6m D.前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4.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 s后停止运动,那么,在这连续的3个1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
A.1∶3∶5 B.5∶3∶1 C.1∶2∶3 D.3∶2∶1 5.某物体受一个力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这个力一定是( ) A.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C.大小变化、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B.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 D.大小变化,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
2
6.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 rl,后来变为 r2, r1> r2,以Ek1 、E k2 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1 、T2 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周期则( ) A.E k2>Ek1 、T2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3N/kg 0 B.5N/kg 3N/kg C.9N /kg 0 D.18N/kg 2N/kg 8.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定值)的加速度启动,当汽车的功率为P时,司机立即将功率降到P/2,且保持此功率运动一段较长时间.已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ma,则汽车在以上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B.E k2 7.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8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6kg某一物体,则该物体加速度 A. B. C. D. 9.图示是某一卫星运行的轨道示意图,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运行,近地点为M,远地点为N,当卫星经过N时点火加速,使卫星由椭圆轨道1转移到圆轨道2上运行。关于卫星的运行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1和轨道2上运动时的机械能相等 B.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N点的速度小于经过M点的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N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N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N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N点的加速度 1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孩(可视为质点做杂技表演。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距离水平安全网高为H的O点,小孩抓住绳子的另一端P点,从与O点等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小孩运动到绳子竖直时,松手,离开绳子做平抛运动,落到安全网上。已知P点到O点的距离为l(0 A.l越大,小孩在O点正下方松手前瞬间,对绳子的拉力越大 B.l越小,小孩在O点正下方松手前瞬间,对绳子的拉力越大 C.当l=D.当l= 时,小孩在安全网上的落点距O点的水平距离为H 时,小孩在安全网上的落点距O点的水平距离为2H 11.小江和家人周末自驾去公园游玩,他们早上8:00出发,经33min即8:33到达目的地,上述三个数据依次为( ) A.时刻时间时刻 B.时间时刻时间 C.时间时间时刻 D.时刻时刻时间 1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同学,分别静止于水平地面的台秤P、Q上,他们用手分别竖直牵拉一只弹簧秤的两端,稳定后弹簧秤的示数为F,若弹簧秤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处于失重状态,受到的拉力小于F B.台秤P的读数等于mg+F C.台秤Q的读数为mg﹣F D.两台秤的读数之和为2mg 二、填空题 13.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30N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 cm,其劲度系数为 N/m. 14.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绳匀速行走,当绳将船拉到A点时,绳与水面夹角为α,此时船速的大小是v1。那么人的行走速度v0=___________;当船行至B点,绳与水面夹角为θ时,船速v2=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由图可知,电场强度荷先后放在A、B两点,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 ______ ______ ”或“ 填“ ”或“ ”将一点电 填“”. 16.升降机地板上放一台秤,台秤的盘中放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升降机运动中,某时刻,台秤的读数为8kg,则此时物体处于______(填“超重”或“失重”)状态,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其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17.如图所示是两列相干波的干涉图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两列波的振幅都为0.1m,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2m,C点为AB连线的中点。则图示时刻C点的振动方向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从图示时刻再经过0.25s时,A点经过的路程为______m。 三、实验题 18.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 ①根据纸带求出打计数点C、E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C=_____m/s;vE=______m/s; ②根据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19.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2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交流电源、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大小合适的铁质重锤 B.体积较大的木质重锤 C.刻度尺 D.游标卡尺 E.秒表 (2)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重锤质量用m表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从打下O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 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ΔEK = 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________ A.释放重锤前,使纸带保持竖直 B.做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锤 C.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下某点时重锤的速度v,可测量该点到O点的距离h,再根据公式算,其中g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D.用刻度尺测量某点到O点的距离h,利用公式mgh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其中g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4)某同学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后,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并计算出打相应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v,通过描绘v2-h图像去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若实验中重锤所受阻力不可忽略,且阻力大小保持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v-h图像是图中的哪一个________。 2 计 20.(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如图乙中的直线Ⅰ所示,乙同学画出的a-F图象如图乙中的直线Ⅱ所示.直线Ⅰ、Ⅱ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截距都比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关于形成这种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