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名师教案 教科版
……………………………………………………………最新资料推荐…………………………………………………
做一个生态瓶
一、【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制作一个生态瓶,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因些,本课的学习,学生有一定基础,可以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完成这次实验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本课是前一课的继续,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生态瓶,给生物安一个“家”,并通过观察,记录,知道生物在这个“家”的情况,有的“家”可能适于生物生活,有的可能不行,这时“家”中的一些生物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表现,最后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生存。学生从这个活动中会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并让学生知道自然界的生态群落有大有小。小的如一片草地、一个池塘等,大的有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池塘里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
2、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3、能互相听取意见、共同协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对自然环境下生态系统的认识。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美丽的池塘》。在一个池塘里,有小鱼和大鱼在悠闲游来游去,有田螺、青蛙、小虾,还有蜻蜒、还有小虫子,当然也有水草和泥沙、石子等。里面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过程:
(板书课题:6、做一个生态瓶) 1、观察池塘生态系统。
用课件展示:出示群落图片,向学生介绍。为了帮助学生思考,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你知道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这些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问题。)告诉学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2、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 (1)小组讨论:
1
……………………………………………………………最新资料推荐…………………………………………………
a.首先考虑我们的生态瓶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b.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得好一些,我们还要为它们考虑些什么? (2)、记录设计方案。交流建造方案,共同完善,修订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设计,并提出不同的看法、使设计的方案更完善。) 3、做一个生态瓶。
(1)准备相应的制作材料。
(2)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生态瓶。) 4、播放光盘:《做一个生态瓶》知识拓展。 (三)知识小结:
通过观察池塘里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并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记录表上。 附:【板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 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1、先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 2、往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3、再放入小动物。
4、最后把写了本组组员名字的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七、【课堂练习】
讨论交流课堂实验中的生态瓶中食物网。 八、【作业安排】
观察家里的鱼缸里有哪些生物?分析它们存在的生态平衡关系。做好观察记录,尝试撰写分析报告。 九、【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来自网络的生物与环境的相关资料。 十、【自我问答】
如果增加生态瓶中的动物或减少水,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答,如果增加生态瓶中的动物,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被动物吃光,最后会使动物的食物链关系减少而死亡。或者减少瓶中水,会导致瓶中的植物和动物缺少水而失去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结果亦是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死亡。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