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习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2:58:37

训练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基础过关

1.下面是某营养元素循环简图,下列哪一组合能代表X、Y、Z三种生物( )

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2.在碳循环中,CO2通过哪些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分解作用 ④燃烧作用 ⑤化能合成作用 ⑥蒸腾作用 A.①③④ C.①⑤

3.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B.只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返回无机环境 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先后进行

D.无机环境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5.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 C.A和B属于捕食关系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B.②③④ D.①⑤⑥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独立进行的两个过程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 C.物质循环的进行需要能量的推动 D.能量流动的载体是各种有机物

7.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

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8.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

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 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能力提升

9.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B表示自养生物,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但都含有色素 B.适度松土可以促进①过程,加快物质循环 C.②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③和④的量基本相等 10.如图为碳循环的主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能实现光能→化学能的转化 B.由B→C→D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变化的

C.B、E是实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沟通的关键环节 D.B、C、D被E食用而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

11.如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

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 C.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b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

12.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13.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Y

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 甲中图示的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 (4)化学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途径产生CO2。 14.下图是某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农业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原理来设计的,从生态学角度分 析,人们建立上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属于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在农业生产上,将蘑 菇房与蔬菜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增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冬天,沼气池产气量减少,有的甚至不能产气,已知发酵原料是充足的,则最可能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川省安岳县发现3例猪链球菌病均发生在未建沼气池的农户中,由此可以推测链球 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拓展

15.探究课题:土壤中农药的分解主要是依赖土壤的物理因素的作用,还是土壤中微生

物的分解作用?

探究准备:几种有代表性的土壤,较大的容器若干个,灭菌仪器、检测仪器、喷壶、敌 草隆(一种除草剂)等。

探究步骤:(1)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土壤混合均匀,等量地分装在一些相同的容器中。 (2)容器分成两组,编号A、B,将A组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向A、B两组容器内的土壤上喷施等量的无菌农药“敌草隆”,测定A、B两组 土壤中敌草隆的平均含量(M),然后把两组容器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训练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基础过关 1.下面是某营养元素循环简图,下列哪一组合能代表X、Y、Z三种生物( ) 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2.在碳循环中,CO2通过哪些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分解作用 ④燃烧作用 ⑤化能合成作用 ⑥蒸腾作用 A.①③④ C.①⑤ 3.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B.只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返回无机环境 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先后进行 D.无机环境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