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学笔记自整

植物学笔记自整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18:15:34

原分生组织

按来源分 初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按位置分 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居间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表皮、周皮)

薄壁组织(同化组织、贮藏组织、贮水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

成熟组织 输导组织(导管、管胞;筛管、伴胞)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分泌组织(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1)分生组织 按部位分:

① 顶端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

a定义:植物根尖、茎端的分生组织,称为顶端分生组织。

b特征:在胚胎中形成,细胞是等直径的,体积较小,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液泡不明显,中央母

细胞为胚性细胞。

c功能:使根和茎不断伸长,茎的顶端分生组织还形成侧枝、叶或生殖器官。

② 侧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a定义:在一些植物的根、茎等器官中靠近表面与器官长轴平行的方向上呈桶形分布的分生组织,往往由已

分化的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转变为分生组织,属于初生分生组织,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b 特征:的细胞多是长的纺锤形细胞,液泡较发达,细胞与器官长轴平行,细胞分裂方向对与长轴垂直。 c功能:使根、茎增粗

维管形成层:使根、茎不断增粗,以适应植物营养面积的扩大。 木栓形成层:使长粗的根、茎表面或受伤的器官表面形成新的保护组织。 ③ 居间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

a定义:在有些植物发育的过程中,在已分化的成熟组织间夹着一些未完全分化的分生组织,称为居间分生

组织。

b 特点:位于禾本科植物的节间、叶柄、花序轴基部等。

13

植物组织

c 功能:使植株快速生长,增高 按来源分

①原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生长点最先端,由胚性原始细胞和经胚性原始细胞分裂衍生的细胞组成,是其

他组织想源泉。

②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具有很强的细胞分裂能力,位于根茎的顶端,紧接着原分生组

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构成,其活动产生初生结构。

③次生分生组织:由成熟组织细胞脱分化转化而成,分布于有次生生长的植物器官中,次生分生组织由木

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构成,其活动产生次生结构,引起所在器官的加粗生长。

(2)成熟组织 ①保护组织

定义:覆盖于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称保护组织。保护组织分为表皮和周皮。 功能:a减少植物失水;b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c 控制植物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 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位于幼根、幼茎、叶及花、果等表面的表层细胞。

表皮细胞:大多扁平,形状不规则,紧密排列,细胞质少、液泡大,不含叶绿体

角质层:位于叶、幼茎表皮细胞与外界相邻一面的细胞壁上,能防止水分散失,防止病菌的侵害 气孔器:位于叶、幼茎表皮上,由2个保卫细胞和它们之间的气孔组成。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能调节气孔

开闭,与蒸腾作用相关

表皮毛:具有保护和防止植物水分丧失的作用

根的表皮主要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有关,因此是一种吸收组织 2) 周皮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茎等器官在加粗生长开始后,表皮渐被周皮取代,由周皮行使保护功能,是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加粗生长的根和茎的表面。

周皮包括木栓层(次生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次生分生组织)和栓内层(次生薄壁组织) 木栓层:强不透水性,并有抗压、隔热、绝缘、质地轻、具弹性等特性 木栓形成层:向外分化形成木栓层,向内分化形成栓内层 栓内层:薄壁的生活细胞

14

②薄壁组织

定义:由薄壁细胞组成的基本组织,在植物体中行使合成、分解、贮存等重要的生理作用。

细胞特征:壁薄、质少、液泡大、排列疏松、分化程度较低,较强的分生潜能,可脱分化形成分生组织 同化组织: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分布于叶片、叶柄和幼茎、幼果等部位。 贮藏组织:细胞较大,细胞质内贮藏大量后含物,主要存在于贮藏器官中。 贮水组织:较大的液泡,溶质含量高,贮藏水分的功能。

通气组织:具明显间隙,在体内形成相互贯通的通气系统,储存大量空气。

传递细胞: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突起,细胞质浓厚,有线粒体,与相邻细胞之间有发达的胞间连丝,能迅

速地从周围吸取物质,也能迅速地将物质向外转运。

吸收组织:具有从外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主要分布于植物根尖的根毛区。 ③机械组织

定义:在植物体中起支持作用的组织称机械组织,其主要特点是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厚,能够抗张、抗

压、抗曲折,在植物体中起支持作用。根据细胞壁加厚的方式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1)厚角组织

细胞是活细胞,往往含叶绿体,可发生脱分化,细胞为长形,细胞壁加厚不均匀,角隅处增厚 通常分布在幼嫩茎或叶柄等器官的表皮内方,呈环状或束状,具支持作用,能适应这些器官的延展。 2)厚壁组织

植物体的主要支持组织,细胞壁全面次生加厚,成熟的厚壁组织细胞为死细胞,具有较强的支持能力。 分为纤维和石细胞两类,纤维细胞细长,两端尖,石细胞相对较短。 纤维:细胞细长,两端尖,纤维细胞常成束或环状排列 石细胞:细胞较短,具有很厚的,高度木质化的次生壁 ④输导组织

是植物体内长距离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管状组织。

其中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为导管或管胞;输导有机物的有筛管和伴胞和管胞。 1)管胞

管胞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长管状死细胞。 特点:细胞两端尖斜,没有穿孔。

输导能力低于导管,管胞除有运输水分与无机盐的功能外,还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管胞次生壁加厚的样式: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一些蕨类植物和大多数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为管胞。

15

2)导管分子

长管状细胞,成熟细胞为死细胞,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与管胞的最大区别是细胞两端的初生壁溶解,形成穿孔,穿孔分为单穿孔和复穿孔。 几个或多个导管分子彼此末端相连、相通,组成了一条长管道,即导管。 导管次生壁加厚的样式: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导管分子的直径比管胞分子粗,导管分子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效率大大高于管胞。

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中均有导管,一些蕨类和部分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中也有导管。 3)筛管

由无细胞核的生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的运输有机物的管状结构,称为筛管,其组成单位是长形的筛管分子。 筛域:筛管分子侧壁上一些较薄的区域为筛域。其上有胞间连丝集中分布。 在细胞壁两端的筛域特化形成筛板,其上有较大的孔,称筛孔。

穿过筛孔的原生质丝比胞间连丝粗大,称联络索,联络索沟通了相邻的筛管分子,能有效地输送有机物。 筛管主要存在于被子植物输导组织的韧皮部,有些蕨类植物也有筛管。 4)伴胞

与筛管相伴而生的长形活细胞,称为伴胞。

伴胞位于筛管的测旁,和筛管是从分生组织的同一个母细胞分裂发育而成,较大的形成筛管分子,较小的 形成伴胞。

筛管分子无细胞核,而伴胞有细胞核,二者之间有发达的胞间连丝 。伴胞与筛管共同完成有机物的运输。 5)筛胞

细胞壁不形成筛板的运输有机物的管状细胞,称为筛胞。

仅在细胞侧壁上有筛域,没有P-蛋白,旁边也没有伴胞,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筛胞间的筛域完成的。 筛胞输导有机物的小于低于筛管。

筛胞存在于一些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中,被子植物中没有筛胞。

木质部:导管、管胞(死细胞),输导水、无机盐,单向运输 韧皮部:筛管、伴胞(活细胞),输导有机物, 双向运输

① 木质部:由导管分子、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的一种复合组织,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且具有

一定的支持作用

16

搜索更多关于: 植物学笔记自整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原分生组织 按来源分 初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按位置分 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居间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表皮、周皮) 薄壁组织(同化组织、贮藏组织、贮水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 成熟组织 输导组织(导管、管胞;筛管、伴胞)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分泌组织(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1)分生组织 按部位分: ① 顶端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 a定义:植物根尖、茎端的分生组织,称为顶端分生组织。 b特征:在胚胎中形成,细胞是等直径的,体积较小,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液泡不明显,中央母细胞为胚性细胞。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