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9章生物进化9.2生物进化理论测试(1)沪科版
第2节 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
1、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论,推测地球上发现的最早的生命化石是 A
.
单
细
胞
细
菌 B.多细胞水螅 C
.
低
等
多
细
胞
藻
类
植
物 D.高等多细胞被子植物 2、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因素是:
A.自然选择 B.生殖隔离 C.基因突变 D.生存斗争
3、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中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 )
A.乙 B.丙 C.丁 D.戊
4、在某个种群群体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但是AA的生活力不如Aa,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 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 B.减小,增大 C.减小,减小 D.不变,不变
5、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6
、
下
列
与
生
物
进
化
相
关
的
叙
述
,
正
确
的
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C.不同种群间只要存在隔了就一定是两个物种
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7、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1 -
A.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 C.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④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对种群的基因频率都有影响 B.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绝灭
C.对于一个处于地理隔离下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其最根本的潜在危险是丧失遗传的多样性
D.真核生物出现之后,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9、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的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1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 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