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草”天麻 发展壮大中的健康产业 - 图文
征镒先生来云南与天麻研究相伴一生。
1966--1979年,周铉教授在小草坝进行天麻无性、有性繁殖实验,13年不懈努力终获成功,改写了天麻只能野生无法人工种植历史,因被称为“中国天麻有性繁殖法的创始人”。
1986年周铉教授退休后,仍热心天麻科研及推广工作,主持完成《中国天麻属植物的综合研究》课题,入选国家八五重大科技成果奖,获得云南省198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合作出版《天麻形态学》一书;199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周铉教授一直坚持从事天麻栽培技术培训,受聘担任企业天麻生产技术顾问期间,撰写《乌天麻仿野生栽培》、《天麻生活史》、《国产天麻属植物的整理》、《乌天麻仿野生栽培》等系列天麻丛书,终生致力于天麻研究,2002年度获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2012年首届全国天麻会议,周旋教授作《天麻研究古今谈》报告,从天麻产生、蜜环菌的演变、天麻营养型演变、天麻进化论、天麻人工栽培史以及今后天麻产业发展的建议等方面对我国天麻发展做了系统描述,会上中国菌物学会授予“中国天麻研究终生成就奖”。
●人工种植优秀杂交天麻第一人王绍柏教授:
王绍柏教授,研发天麻人工种植,提出生态种植,成为优秀杂交天麻的第一人。
30多年来,王绍柏教授坚持在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第一线,将科研课题—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成果推广融为一体,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教学内容特色化,示范基地专业化。据不完全统计,仅天麻科技成果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10亿以上。
王绍柏教授主持《天麻杂交育种技术研究》、《鄂天麻一号品种选育研究》科研课题,获得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天麻种麻的质量控制》、《药用价值评价及利用研究》获得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种乌红或红乌杂交天麻制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乌红天麻”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创新基金项目;“天麻杂交育种技术”被国家计委、林业局列入国家新高技术示范工程项目。1999年,享受国务院特贴;2002年,破格评审为正高职农艺师;2012年,评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2001年,评为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2003年,评为宜昌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受到市委、市府表彰重奖;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湖北省特级教师;优秀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多种中央级新闻媒体报道。
●湖北宜昌天麻新型种植法专家张东祥: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东祥为母病寻药,深山采挖野生天麻,从而迈进探索天麻栽培之路;制出蜜环菌原代母种,鉴定为优良菌种,可事与愿违,十几吨优良菌材,夏去冬来,等到却是项目失败。为此走上求知征程,1983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1984年办起市市食用菌厂,运用知识探索天麻品种改良和高产栽培技术,发明一种不用接种箱和任何药物,菌种成活率达100%可开放式随意接种,成本低廉的“合成接种器”产品,培育出“杂交天麻种子”。
为保护生态,张东祥把原来采用直径20厘米粗木材培菌,6个月培菌当菌种的过程,改变采用指头粗树枝,生长周期缩短为30天,成功推广“枝条菌种”、“一步法”。1998年获得国家专利权,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拍摄《天麻箱式立体栽培技术》光碟全国发行。
张东祥将举办数百场技术培训班,将有性繁殖天麻技术,传授给山区人民,在8个乡镇100个村推广人工栽培天麻。1997年获得湖北省科协“金桥工程”优秀组织者奖;2002年被中国科学研究院特聘为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宜昌市天麻技术协会会长。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张东祥天麻栽培基地科教片,2007年CCTV-7套节目《农广天地》栏目播出。
张东祥坚持“协会+基地+种植户”产业发展模式,扶持种植户形成典型效应。宜昌市将“乌红天麻”列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18个乡镇80个村种植,涌现出一批百万大户。原来贫困乡下堡坪乡有500多户实现年收入10万元,走出一条天麻“张东祥之路”的经济奇迹。
三、天麻产业:严标准保质量深加工 克短板靠科技推市场
通过长期以来的栽培技术创新研究,我国成功实现天麻“两菌”从实验室走向大批量生产,使天麻从零散种植传统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种植,随着天麻药理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研究,以天麻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已成为许多制药厂的优势产品。
目前,我国天麻专业学者已经将天麻的生活史、栽培繁殖技术、采收加工、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一个全面完整的科学体系。
①产品尴尬:曝出天麻保健品不合格 天麻追风膏涉嫌违法广告
●湖南长沙曝光野生天麻等保健品不合格:2015年1月13日 华声在线讯:8月14日长沙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天联合行动,捣毁4个涉嫌非法销售保健食品或药品的机构。
发现问题天麻千元一斤:上午9点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来到芙蓉中路一段524号的百城健康连锁俱乐部,碰上几个被广告宣传单忽悠“上钩”的老年市民。这家注册名为长沙麦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保健品销售机构,把保健品超市开在写字楼7楼。家住长沙市东塘街道的谢奶奶刚从这里买了一盒名为汶川羌人土特产有限公司出品的野生天麻,规格为500克的天麻价格是1950元,谢奶奶没有觉得贵,因为正在做买一送一活动。执法人员发现,这样一盒天麻上面既没有QS安全标识,也没有保健品生产批号,至于天麻品质,则更难判断。天麻属于食药同源的产品,既可以作为药品,也可以作为食品,可无论作为哪一种,都必须有相应的标识,但这上面都没有,更不可能像其宣传的一样是野生天麻。
●黑龙江曝光天麻追风膏等涉嫌违法广告:2015年1月17日新华网讯: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去年11月的虚假违法广告公告,天麻追风膏、参鹿扶正片等42条涉嫌严重违法广告被曝光。这些涉嫌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存在问题是:一些医院、药品、医疗器械等以医疗资讯专题节目的形式发布广告,利用专家、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有贬低同类产品的用语,含有不科学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使用了绝对化的语言。黑龙江省工商部门已经要求媒体停发和整改违法广告,提示广大消费者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②市场尴尬:景区贩卖假天麻遭查处 鉴别天麻优劣辨清土豆冒充
●福建省龙岩市查处贩卖假天麻事件报道: 2014年3月3日中国旅游报讯:福建省龙岩市旅游质监所收到多起,有关永定土楼景区无证流动商贩向游客强卖假天麻的投诉,为维护旅游环境,龙岩市旅游质监所联合永定县旅游局、湖坑镇派出所组成联合检查组,加强日常巡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一些无证流动商贩从网上购进假野生天麻,或者人工种植天麻,利用外地游客对中药知识掌握不多,且怕惹麻烦的心理,骗取游客的钱财。为吸引游客购买,不法商贩还特地找来了“托”,让游客信以为真。
很多游客到龙岩旅游,都会买上一些天麻作为特产带给亲朋好友。然而,一些不法商贩此次充好,对景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连累了龙岩天麻的声誉。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保护龙岩天麻声誉,近期龙岩市加强景区日常巡查,加大力量严格查处贩卖假天麻行为。
●鉴别市场天麻优劣真伪 辨清土豆充天麻:目前,天麻药材市场鱼龙混杂,充斥着许多伪造品,其中尤以土豆块茎、大丽菊根干燥块茎、商陆根、紫茉莉的加工品最常见。
2014年3月12日中医中药网讯:“科技活动周”中药研究院敞开大门,专家亲手教市民鉴别中药材真伪和好坏,如何鉴别天麻中药的优劣和真伪?
中药研究院专家、研究员余再柏告诉市民,例如天麻以前造假非常多,如果掰开,发现横断面有纤维的,就可能是假的。认准真天麻两大“防伪标志”——“鹦哥嘴”和“肚脐疤”。
真的天麻,闻上去有马尿味,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的芽或残留茎基,俗称“鹦哥嘴”;另—端有自母麻脱落的圆脐形疤痕,俗称“肚脐疤”,表面可见数圈横纹。
曾有过不法商贩用土豆,冒充假天麻,原来他们将土豆压扁,鹦哥嘴及点状环痕均为人工捏造,但干后会产生细裂纹,表面无横纹,断面纤维明显,质较轻,容易断裂。专家建议市民选择天麻时,可用手掂掂,如果外形饱满,分量实在,就有可能是质量较好的天麻。
③品牌保护:产区拥有国家地理标志 品牌助推天麻产业发展
●贵州雷山乌杆天麻拥有了新身份证: 2015年1月14 日 中国农特产品信息网讯:贵州雷山乌杆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意味着“雷山乌杆天麻”拥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雷山乌杆天麻,主产区在海拔1200米至1700米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天麻素含量高达0.86%,远远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大于0.2%的含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家有关标准。
●平武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10月21日四川日报讯:国家质检总局公告“平武天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0年12月四川银发资源开发集团公司与平武县签订协议,启动平武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合作协议。企业投资3500余万元,在高村乡代坝村建设天麻驯化育种基地。目前建成优质天麻育种示范基地100亩,实现年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带领药农人均年增收2000元。平武县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县实现年产优质天麻3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助农增收1.3亿元。
●地理标志产品助昭通天麻产业发展:2013年9月5日在昭通市召开了《地理标志产品—昭通天麻》国家标准复评审会。自“昭通天麻”在2004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以后,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字招牌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昭通小草坝乡的天麻种植大户杨宏述,从事天麻繁育种植和加工14年了,自从“昭通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后,天麻从最初每年卖几万元鲜天麻,到现在有300余万元的天麻销售额。到小草坝买天麻客商越来越多,需求量越来越大,昭通天麻看着涨。 昭通小草坝乡新街村民杨作银,在成都经营天麻有6年了,每年天麻上市都要回小草坝收购天麻,有了“昭通天麻”地理标志品牌,天麻品质、信誉度有保障,消费者来买更放心,今年准备在小草坝收购80余吨鲜天麻,加工成干天麻,拿到成都销售。
●地标品牌保护德江特色产业发展:中国质量新闻网讯:2007年贵州德江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牌效应日益明显,市场价格从每公斤160元左右上涨到目前的300元左右,其中仿野生天麻每公斤市场售价高达1200元。 德江天麻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发布后,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有要求共同开发深加工项目,有要求供应原材料,市场一片火热,一些原本没有从事德江天麻种植加工的企业和个体户都纷纷打出生产经销德江天麻招牌,用其他产地天麻冒充德江天麻。德江县认为树起一个农产品品牌并非易事,既是地理标志产品,就需要重点保护,一从监管上予以保护,二从标准上予以保护,《德江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经县政府发布,防止随意加施德江天麻地理标志产品标识,以及用其他天麻冒充德江天麻等不法行为。同时制定《德江天麻》地方标准,对德江天麻内在品质、生产技术要求、感观特征等进行高度概述,明确德江天麻定义、品种分类、检验方法、标识、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问题,结束德江天麻无指标、无依据的历史。保护德江天麻品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德江天麻生产、销售,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极具现实意义。
④科技助力:德江科技创新助力天麻产业 昭通天麻指标体系趋于完善
●贵州德江科技创新助力天麻产业:2015年01月14日铜仁网讯:德江天麻依靠科技创新和扶贫优惠政策,天麻产业由弱到强,成效明显。2014年当地有10个乡镇106个村发展天麻,种植户9765户(其中贫困农户3712户),累计发展天麻80.14万平米,全县天麻产业预计产值1.07亿元。
德江天麻发展史,是科技创新,使得德江的天麻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突破,使当地天麻由野生到仿野生种植变成现实,天麻种植由小规模的散户种植到规模化经营变成现实。在天麻产品的深加工环节,当地与科技机构及高等院校合作,共同研制出了一系列产品,使得天麻产值得到了稳步提升。
为确保天麻的天然营养价值,实行在天麻生长原生态林下种植天麻,建立了野生资源抚育区。目前有11个乡镇成为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如今形成高山和沙溪为两大核心示范区,辐射其他8个乡镇的大规模种植。在天麻产品研发走出政、产、学、研合作的成功之路。2010年,当地通过与中科院联合组建了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德江工作站,中国科学院专家定期到德江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与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大学开展合作以及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实施项目合作,形成了天麻产业育繁推体系,有效推动了天麻产品的研发步伐。与贵阳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共同研制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天麻保健品“麻王智酒”、“天麻补脑安神咀嚼片”等10多个系列产品。
●昭通以科技支撑天麻指标体系趋于完善:率先在全国建立首家天麻实验室、乌天麻博物馆,加强与业内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家委员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订《昭通天麻道地药材标准》协议;与昆明理工大学达成合作协议,2014年12月完成我国第一个昭通乌天麻全基因系列测定;完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昭通天麻》国标修订,启动17项《昭通天麻综合技术规程》研制工作,昭通天麻的技术、质量、计量等指标体系日趋完善。 昭通天麻产业链条正在形成:以彝良小草坝为重点天麻良种和“两菌”繁育企业达14家,育种4198亩,年生产“两菌”达457余万袋(瓶)初步形成产业化生产;引进彝良县小草坝野生天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昭通天麻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家企业投资天麻产业,组建10个天麻产业协会、21个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1万余名,形成了“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天麻产品“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工协调发展格局正形成;成立“昭通天麻生物产业协会”,吸纳会员70余名,搭建了政府和行业沟通的平台,为提升昭通天麻影响力和行业话语权打下坚实基础。
昭通天麻品牌市场影响凸显:《昭通天麻栽培技术选编》资料编写,昭通天麻门户网站创建;《地理标志产品 昭通天麻专用标识管理办法》和《昭通天麻》证明商标管理办法拟定;
“2013年中国·昭通乌天麻昆明推介展销会”、“首届中国·昭通乌天麻美食品鉴会”成功举办。昭通天麻企业走出去参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天津推介洽谈会、第十二届(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西部(重庆)农展会、第七届全国生物产业发展大会、第二届全国天麻大会等会展和推介活动,加入全国天麻产业联盟等;昭通天麻影响力和知名度正不断上升。
昭通天麻仿野生种植面积增长:2012年末,种植面积达5.1万亩,实现种植总产值29.64亿元;2013年,新增500亩以上连片种植面积达3.76万亩以上,累计达5.86万亩,实现种植产值达31.8亿元,加工产值突破47亿元,总产值达78.8亿元,全市麻农总数达10万人以上,麻农每种一亩天麻纯收入可达30000余元。
可以预见,昭通一个年产值超过200亿元,集原料加工、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为一体,食用、保健、药品并举的产业开发体系正在形成。
结束语:随着健康理念在我国更加深入人心,人们必然对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天麻作为药材原料已经成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新热点,要进一步促进天麻产业发展,推动天麻研究与交流,加强学术研究与产业商务互动合作,积极推广天麻人工栽培新技术,展示天麻产业新产品,发展天麻药品和保健品生产,加大天麻食品产品开发力度,完善天麻产业链条,促进天麻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相信专家预测我国天麻产业市场份额上万亿,不是一个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