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理论习题
2006-2007试卷(A)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汽车理论
使用班级:
总分 得分
一、 名词解释(4分×5=20分)
1.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 发动机特性曲线
3. I曲线
4.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 轮胎的侧偏现象 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汽车的行驶阻力可分为 、 、 和 。
2. 平顺性的常用评价方法有 和 。
3. 汽车制动的全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 、 、 、 。
4. 汽车空气阻力中的压力阻力包括 、 、 和
。
5. 机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振动的频率、 、 和
,而且每个人的心理与身体素质不同,故对振动的敏感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6. 汽车的稳定转向特性分为三种类
型: 、 、 。 得分
三、简答题(6分×6=36分)
1. 为了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从汽车使用方面考虑可采取那些途径?
2. 什么是制动效能?其评价指标是什么?
3. 简述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4.试写出汽车的行驶平衡方程式,并解释每项的含义及表达式。
5. 给出表征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几何参数。
6. 简述表征稳态响应的几个参数。
得分
四、综合分析题(12分×2=24分)
1. 用静态储备系数S.M来表征汽车稳态响应。 (1)解释中性转向点的定义。
(2)求静态储备系数S.M的表达式及表达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3)用静态储备系数S.M分析汽车的稳态响应。
2. 某一汽车是具有固定比值的制动器制动力汽车,已知其前轮制动器制动力 Fu1=600N;并知此车的制动力分配系数β0=0.5,试求: (1)求轮制动器制动力Fu2;
(2)若该汽车具有I曲线特性,求该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φ0。
(L=3300mm,a=2315mm,b=1250mm,hg=0.6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