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诗词鉴赏限时综合训练一(含解析)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诗词鉴赏限时综合训练一(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19:39:45

限时综合训练一

(时间:40分钟 分值: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莎衣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 ①莎衣: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③直饶:犹纵使,即使。④紫绶金章:绶,系印环的丝带。金章,金质的官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中的“软绿柔蓝”是写作者眼里蓑衣的特点。“绿”“蓝”写色彩鲜明,“软”“柔”点明质地轻柔。

B.“倚船吟钓正相宜”,作者认为在船上,一边吟诗一边钓鱼,这是最合适的搭配,塑造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渔翁形象。

C.颔联中的“蒹葭”指芦苇,“菡萏”指荷花,“卧”和“披”写的是渔人披着蓑衣卧在船上。

D.颔联出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对句从嗅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雨中美景图。 答案 B

解析 应是穿着蓑衣来吟诗或者钓鱼,是最合适的,洒脱自在。

2.尾句“未肯轻轻博换伊”中的“伊”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伊”表面上指的是蓑衣,实际上指的是隐居生活。尽管官员的服饰(金印)极其尊贵,也不肯轻易拿蓑衣去换取。作者借对蓑衣的喜爱,表达了对亲近自然、洒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厌恶官场,不愿做官的思想感情。

②①

1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百忧集行 杜 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四句写诗人少年时童心不改,身强体壮,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以此为下文作衬,看似欢乐,实则蕴含忧伤。

B.“倏忽”二字,言时光易逝,转眼暮年,诗人年老体弱,坐卧多而行立少。

C.“强将”句写诗人穷途做客,寄人篱下,面对主人时却以笑语相迎,写出了他面对困境时的那份坚强和无畏。

D.“入门”两句写诗人家中之境况不见好转,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脸上同是一片愁容。 答案 C

解析 “面对主人时却以笑语相迎,写出了他面对困境时的那份坚强和无畏”错,这里是写诗人勉强而笑,并不是表现他的坚强和无畏。

4.请结合全诗,概括并分析诗中的“百忧”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年华易逝、人老力衰之忧。诗人将年少的强健、欢乐和现今的衰老体弱作对比,不禁忧从中来,而生流年之叹、苍老之悲。②生活困窘、无力维生之忧。诗中后写四句诗人家徒四壁,妻儿无依,忍饥挨饿,处境堪忧。③人生失意、苟且度日之忧。诗人生活无着,只能充当幕僚,为了生存而强作笑语,逢迎主人。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登雨花台 魏禧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2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注 ①魏禧:生于明末,明亡后,隐居翠微山。此诗作于康熙二年(1663),距明亡已二十年。②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③园陵: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④冠盖:官僚们的华贵冠服车盖。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曾以“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句表达对唐王朝的耿耿忠心。魏禧以“此日麻鞋拜故京”表达了更为深沉浓重的情感。

B.“谁使山河全破碎?”中的“全”字含义深刻。金瓯破碎,竟然无一可以幸免,而且是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遭到了迅速覆灭的命运。

C.“冠盖雍容半旧卿”,那些曾在明朝为官为宦的权贵们,在异族入侵者面前仍来参拜明朝开国皇帝的陵墓,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D.本诗题为“登雨花台”,笔墨即以景物为主。通过写景,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无法抑制的颤动,从而增强诗的力度。 答案 C

解析 C项应是他们在异族入侵者面前卑躬屈膝,又变成了当朝的新贵,毫无民族气节。 6.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首联不仅点明了诗人的布衣身份,还流露出了一股豪气。②颔联、颈联情感突转直下,诗人心头升起怒火,发出了激愤的责问,并由愤怒转为了憎恶、怨恨。③尾联诗人的悲愤之情达到极点,他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天地万物,全诗在悲风声中收束。 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9分)

山坡羊·西湖杂咏春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

[注]

面。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

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 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可以作画。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山坡羊”是曲调;“西湖杂咏”是曲牌名;“春”是题目,与曲子内容相关。

3

B.“逋仙”指林逋,“坡仙”指苏东坡,作者将两人称为“仙”,表现了对二人的崇拜。 C.“叩逋仙,访坡仙”,写作者想要游遍西湖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西湖丰富的文化底蕴。 D.该曲表达了作者贪恋西湖美景,不管天色已晚、归途尚远也要游遍西湖。 答案 A

解析 “山坡羊”是曲牌名,“西湖杂咏”是题目,“春”表示这是“杂咏”中咏“春”的一篇。

8.请从情感的角度分析曲中“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异同。(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都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尽情畅游、流连忘返的愉悦心情。 (2)异:元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却不愿划船返回,还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游西湖的畅快和兴奋;唐诗直抒胸臆,“最爱”“行不足”绿杨阴下的白沙堤,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愉悦之情。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限时综合训练一 (时间:40分钟 分值: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莎衣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 ①莎衣: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③直饶:犹纵使,即使。④紫绶金章:绶,系印环的丝带。金章,金质的官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中的“软绿柔蓝”是写作者眼里蓑衣的特点。“绿”“蓝”写色彩鲜明,“软”“柔”点明质地轻柔。 B.“倚船吟钓正相宜”,作者认为在船上,一边吟诗一边钓鱼,这是最合适的搭配,塑造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渔翁形象。 C.颔联中的“蒹葭”指芦苇,“菡萏”指荷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