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
涂抹在培养基上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个别菌落 不出现 (1)在步骤1中,将装有牛羊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在步骤2中,为什么用无菌棉棒取样?答: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
(3)为了使实验严谨,结构可靠,还应设置 . (4)由A和B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如果将A和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探究的问题是 .
(6)A培养皿出现的菌落中,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的是 的菌落,比较大、呈绒毛状、表面颜色为黄色的是 ,的菌落,黄色是 的颜色,一个菌落是由 个细菌或真菌经过 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8.(2015春?乳山市期末)请认真分析下面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处理方法 培养温度 现象结果 ① 无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清晰 ② 接种细菌 全部表面变混浊 40℃ ③ 接种细菌 全部表面清晰 40℃ ④ 接种细菌,上面覆盖醋酸 0℃ 全部表面清晰 ⑤ 接种细菌,上面盖上吸有青霉素的纸片 纸片周围清晰,其余表面混浊 40℃ (1)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说,培养基中必须含有 的成分,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配制好培养基后,首先要进行 处理,冷却后才能够接种细菌. (2)①和②实验结果的差异说明 ;②和④实验结果的差异说明 .
(3)青霉素对动物细胞和人体细胞没有杀伤能力,但却有杀灭细菌细胞的作用,请你联系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来推测,可能是因为青霉素对细菌细胞结构 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4)以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许多食品的制作都需要利用细菌或真菌. 能使牛奶变成酸奶,从而使牛奶中的成分更容易被人吸收和利用. 是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常用的微生物,它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而松软. 29.(2015秋?肥城市期中)为探究生物是自发产生的吗?17至19世纪,英国的尼达姆、意大利的斯帕兰扎尼和法国的巴斯德曾做过下面的实验,试分析回答:
第9页(共33页)
尼达姆的实验:如图甲,把将煮沸的肉汤放入消过毒的玻璃烧瓶内,并立刻用软木塞盖住,数日后肉汤中发现大量蠕动着的微生物.
斯帕兰扎尼的实验:①如图甲装置,将肉汤放入烧瓶,用软木塞盖住后煮沸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发现了微生物;②如图乙装置,将肉汤装入烧瓶后,将烧瓶口烧成封闭,加热肉汤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发现了微生物;③同操作②,但加热肉汤的时间改为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丙装置,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一年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1)上述实验均对肉汤进行了煮沸处理,其目的都是为了: ,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科学性;在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中,实际构成了 组对照实验.
(2)对比尼达姆和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可以推测尼达姆的实验中,肉汤污染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
(3)对比巴斯德和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可以推测斯帕兰扎尼进行的实验③中,肉汤未被污染有可能是因为烧瓶中缺乏新鲜的 .综合他俩的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微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 产生的.
(4)生活中,把人们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最普通的做法是把食物放在进行冷冻或冷藏,其依据的原理是 ;作为食品加工厂则通常是把需要出售的肉、鱼、水果等加工成罐头,它们实际依据的是图 所示实验原理及装置,进行处理加工的.
30.(2015秋?娄底期中)网络上有传言说:“电脑键盘上的细菌数量比马桶里的细菌还要多!”这是真的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想要用实验检验该结论,甲同学准备用无菌棉棒分别蘸取电脑键盘表面和马桶内壁,制作成装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而乙同学准备进行培养菌落来观察,以下是乙同学实验设计步骤:
第一步:配置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培养基两份,进行高温灭菌处理,标号1和2号. 第二步:将两根无菌棉棒分别擦拭电脑键盘和马桶内壁,并分别在1号和2号细菌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立即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定时观察和记录.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的结果是 ,则结论得以验证.
(2)实验中的第二步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 (3)如何改进可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 (4)甲同学在低倍镜下观察到一些细小的颗粒,他观察到的是否是细菌? (填是或否).
(5)实验证明:电脑键盘上不光有细菌,而且还是各种细菌很好的滋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健康呢? .
第10页(共33页)
2016年01月06日taianliu2009的初中生物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5?日照)比较HIV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者体积大小是: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 B.三者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壁 C.三者中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D.三者中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核
【考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细胞核,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
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
酵母菌属于真菌,大肠杆菌属于细菌,HIV是病毒.
【解答】解:A、酵母菌用低倍的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病毒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因此可以推断三者体积大小是:酵母菌>大肠杆菌>病.A正确;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细胞壁.B正确;
C、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变成结晶体.C正确;
D、细菌没有成型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点评】明确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特点. 2.(2015?东营)“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新世界上的一切的.”如表列出了四种生物所具有的细胞结构(“√”表示有,“×”表示无),其中不正确的是( ) 种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 × × × × 埃博拉病毒 × √ √ √ × 酵母菌 × √ √ √ × 变形虫 √ √ √ √ √ 衣藻 A.埃博拉病毒 B.酵母菌 C.变形虫 D.衣藻
【考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第11页(共33页)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色部分有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
【解答】解:A、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A正确.
B、酵母菌属于真菌,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B错误.
C、变形虫属于动物,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C正确.
D、衣藻属于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D正确. 故选:B
【点评】明确病毒、细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3.(2015?鄄城县二模)如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种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酵母菌,②是细菌,③是病毒,④是草履虫,⑤是衣藻
B.有细胞壁的是①②⑤;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②④⑤;无细胞膜的是③ C.有荚膜的是②;有叶绿体的是⑤;有伸缩泡的是④;有纤毛的是④
D.⑤营自养生活;①②③④营异养生活.③营寄生生活,①营腐生生活 【考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分析】图中的①是酵母菌,②是细菌,③是病毒,④是草履虫,⑤是衣藻.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解答】解:A、①单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大液泡,是酵母菌细胞;②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③没有细胞结构,是病毒;④单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叶绿体、没有液泡.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⑤细胞内有杯状的叶绿体,是单细胞植物衣藻.A正确; B、①酵母菌是真菌、②是细菌、⑤衣藻是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②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有细胞核的是①④⑤;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细胞膜.B错误;
C、②细菌细胞外有荚膜,⑤衣藻是绿色植物有叶绿体,④草履虫体内有伸缩泡,还有纤毛可以运动.C正确;
D、⑤衣藻体内有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①酵母菌、②细菌、③病毒、④草履虫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异养;③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中;①酵母菌是腐生生活;D正确. 故选:B.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第12页(共33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