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论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 会计人员素质现状
1.1文化程度不高
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并不高,其中受过大中专以上教育的不到10%,70% 的会计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虽然他们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定 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文化水平低。 此外,还存在知识结构老化陈旧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新的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 则逐步出台,更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目前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结构不 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2业务素质不高
会计在整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过程有着反映和控制的功能,是整个过程中的核 心任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会计人员知识结构 老化、更新较慢、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会 计信息“水分”较重。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对本职工作的热情,缺乏敬业精神和认 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使得企业实有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与账面数字相差较大。 有的不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职业技能低下,且对参加继续教育不够积极,主动学 习进修的意识十分淡薄。
1.3道德素质不高
第 1 页 共 12 页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当前我国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由于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对会计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导致许多会计人员在营私舞弊,甚至参与到伪造账表、弄虚作假、通同作弊之中。有些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诚信水平,违背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一是不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存在重大过失;二是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对客户出现的舞弊迹象没有高度重视;三是缺乏独立性,担任客户的常年财务顾问又同时提供审计服务;四是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缺乏审计客户的知识;五是明知客户做假,而故意出具虚假业务报告。这些违反职业道德所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对社会而言,虚假信息得不到揭露,将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损害;对行业而言,败坏行业形象,使行业公信力降低。
总之,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高。笔者认为造成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根源是:第一,法制观念淡薄,思想教育工作未跟上,各种不健康的思想乘虚而入,侵害腐蚀会计人员;第二,思想观念模糊,一些会计人员以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切向“钱”看;第四,法制不健全。
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措施
2.1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2.1.1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认识。财政部门及企业主管部门必须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广泛宣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广大会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都积极支持、关心、投入会计继续教育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继续教育应当适应需求,形式多样。一是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如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实例演示、问题教学等;二是培训方式应多式多样,如研讨会、座谈会、交流会、专题讲座以及远程教学,或实习等形式也可以尝试。继续教育要讲求实效做好完善监督工作,保证质量。一是健全继续教育考试制度,增强学习自觉性;二是注册年检,即参加会计人员
第 2 页 共 12 页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继续教育培训且通过考试才能通过本年度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三是强化继续教育的检查与考核制度的落实。以充分保证按质按量完成会计继续教育任务。
2.1.2完善会计人员职称和任职资格考试制度
严格把好监考、阅卷这一关,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要将考试与考核相结合,会计人员在通过某种级别的资格考试后,还要对实际工作水平和有关业绩进行考核,两者均合格才能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如果考试合格,而考核不合格的,必须参加一定期限的岗前培训或见习,待合格后才能授予相应的职称;考评中对不能切实履行《会计法》职责的会计人员,应取消其专业技术资格;要实行每隔3—5年进行相同等级的专业测试的办法,督促那些已经获得一定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克服终身受益思想,不断进取,更新知识。现在的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源于传统教育,没有考核到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首先,应提高对参加会计资格考试的条件限制。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不论什么专业和学历及现任职业,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导致一些没有受过系统会计专业教育却全科通过的人员无法胜任实际业务。笔者认为应该限定为受过会计高等教育专科以上才能报考。其次,增加和调整考试的科目。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只有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五门考试,其科目与业务范围不一致,考试范围单一,不能全面考核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所以应该根据实务的变化增加和调整科目设置,如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等。第三,应该借鉴国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使凡是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员确实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务操作的能力。
2.1.3实施岗位轮换制度
会计人员较长时间内从事某一具体的记账、算账业务,有其连续性和熟练性等优点,但这样做不利于会计人员全面熟悉和掌握各种岗位的会计业务。应定期对会计内部岗位分工进行轮换,使会计人员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上都得到实践的机会,促进相互交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2.2完善相应的会计法规
第 3 页 共 12 页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首先必须完善会计法规。我国的会计法规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这些法规颁布实施表明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如新的《会计法》有关法律责任中规定了对各种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各种违法行为达到何种程度才构成犯罪?应依据那些条款给予何种处理?这些问题均无具体标准。因此,作为立法部门和一些主管部门,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执行办法等配套法规,以增强其可操作性。
同时,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主管部门、各单位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规制度,通过笔试、口试、案例分析等来促使其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有关知识,同时在实施中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违纪违法现象,查实后绝不手软,严加处罚。作为会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认真进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首先要以财经纪律和有关法规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行为,其次则要善于运用财经纪律和有关法规于工作中,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处理好各种关系,敢于与违法乱纪的行为斗争,保护国家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不提供虚假的、不真实、不合法或记录不准确的会计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合法、完整。
2.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的敬业精神
2.3.1 加强在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会计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勤奋进取、勤俭节约、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精神,恪尽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品德。使学生意识到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把个人理想同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理想。因此,有必要调整会计专业的课程结构,适当增加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训练,以全面提高其素质。
2.3.2 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第 4 页 共 12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