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李春香-硕士-经济系-2008级-西方经济学-于璐

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李春香-硕士-经济系-2008级-西方经济学-于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1:04:19

2.2.2 对“双赢”观点的质疑

基于动态模型和“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前提下的“波特理论”主要依赖于两个前提假设:第一,在动态模型中,企业拥有的技术、资源配置和消费者需求等影响企业生产的因素都是可变动的。在变动约束条件下,企业能够进行改进与创新;第二,“波特假设”是建立在“恰当的环境规制”重要前提条件下。它要求环境规制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这样的环境规制才能对企业产生刺激作用。

鉴于“波特理论”的前提假设和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认为,企业具有异质性,不可能遵循同一行为规则,其决策具有惯性路径依赖,在内部化条件限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决策不可能都对环境规制采取一致的反应。①环境规制能否促使企业产生创新,还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与其他外部环境等许多因素。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Jeffrey G和Dennis P等(2000)认为,环境规制往往通过与劳动成本、资本成本、原材料成本和技术成本等变量共同作用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②并且,各个影响要素之间关系复杂,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很难单一地区分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此,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问题较为复杂。

Portney认为,环境规制总会带来成本的增加,环境规制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这些成本费用与降低污染的企业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比较权衡。

Repetto对50个界定清晰的产业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从检验传统假设出发,同时检验了波特假设的有效性。③随机因素和时间因素使企业在环境规制下的创新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既无总体趋势表明环境质量好的工厂就一定是获利少的,也不能证明好的环境绩效会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波特理论中所指的先动优势会随之时间的推移,知识和技术的传播稀释或者丧失,必须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地创新,才能在环境规制下获得竞争优势。④

许士春(2007)基于“波特假说”的质疑,研究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认为“波特假说”不具有一般性。他通过研究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联机制,建立了企业对于环境的反应函数,认为,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

①②

参见李旭颖:《企业创新与环境规制互动影响分析》, 2008年6期,第25页。 参见王龄珺等:《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32页。 ③

参见王爱兰:《论企业环境成本补偿机制运行中的影响因素.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40页。 ④

参见张嫚:《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2004年4期,第126-130页。

第 17 页 共 61 页

影响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的差异化、企业对环境规制的态度以及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不同等因素,影响因素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也就各不相同。企业的环境管理动机与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密切联系。他指出“机会追求型”企业在环境规制下会寻找创新机会,以提升创新能力。

王龄珺、赵西萍(2010)将企业成本数量、成本消化能力、产品特征以及环境敏感等因素纳入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成本和产品差异性分析模型中,分析得出,环境规制并不都会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需要考虑企业自身情况。一般而言,综合成本影响小且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企业,环境规制可能会对其企业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刘文辉着力研究环境规制的可接受问题,指出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受不同因素制约的。他用“环境—竞争力矩阵”分析框架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竞争力的成本、产品差异化以及企业环境管理策略等若干因素。同时,他还研究得出,不同影响因素影响作用下,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同影响。最后,他还将其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企业环境竞争力策略的制定和国家环境政策的进一步优化。①

2.3小结

从上面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关于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没有统一的定论。并且,具有一定的认识误区和局限性。

从传统观点来看,传统假设基于静态标准,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中生产技术、内部结构、资源配置和消费者需求等都是固定的。静态假设前提下,没有环境规制条件下,企业综合内外部因素已经做出了成本最小、利益最大化地资源配置生产行为。环境规制的实施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其竞争力。传统理论中,没有考虑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因素的动态性,没有将治理环境与企业资源的生产力、消费者消费行为等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虑。在静态模型下,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生产要素价格以及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都是固定不变的。在这种前提假设条件下,环境规制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增加企业进行额外的预防污染和治理

参见刘文辉:《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策略的影响因素分析》, 2007年6期,第42-44页。

第 18 页 共 61 页

污染的投入,这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在面临较多的外在压力(包括来自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以及环境规制)下,企业往往采用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种创新不仅仅只包括治理污染的环境治理技术创新,而且更多地来自生产组织过程和生产工艺中的创新。后者有利于重新配置生产要素的时间和空间组合,提高企业拥有的资源生产力,这不仅会弥补环境规制初期为满足环境规制目标而增加的企业成本,而且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长期投入成本,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现代理论观点来看,动态假设下,技术是内生的,环境规制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来激励企业提高效率。“波特假设”假定环境规制在解决环境保护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二元目的下,通过鼓励全过程控制污染方法的使用,有助于促进更多的技术创新,而不是推进循序的微量技术创新,从而产生以预防污染为前提的企业生产行为。但是“波特假设”以必要的前提假设条件和企业反应的路径依赖为基础,随着“波特假设”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质疑,国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分析和实证问题的探讨上都是比较深入的。但是,均很难证实或者反驳“波特假设”。而且,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较多,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还未能单独分离出来。同时,国内研究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逻辑推理的规范研究和带有一定特殊性的实证研究,缺乏以大量的数据做实证研究基础。以上分析结果的误区或局限性使我们对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提出疑问,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环境规制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再分析成为现实需要。

3.环境规制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和政府对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的主要争论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方面,较高的环境规制标准产生了社会收益,另一方面,环境规制减少和约束了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益,进而降低了企业竞争力。但是,各国实践证明,环境规制标准愈加严格的情况下,企业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实证研究表明,短期来看,环境规制会给企业带来额外成本,但从长期动态

第 19 页 共 61 页

来看,实际上,环境规制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其中以美国消费产品制造商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以下简称3M)为典型事例①。1975年,3M带头执行了“污染预防有报酬计划”,即降低90%的溶剂挥发物。这一行为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研究创新成本,但是3M也因此发现了一种避免使用溶剂且更加安全的水性涂料。同时,该公司还发现,创新能够缩短产品生产时间,减少停工期和降低生产成本。3M在同类产品竞争者之间,取得了先动优势。此后,3M新产品开发出了一套鉴定技术,使其在每年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

许多实践经验表明,在同一行业中,率先遵循环境规制标准,进行产品研发和新技术创新的企业,几乎都能在各自领域中取得先动优势,成为行业内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鉴于对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激烈争论,我们必须就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影响做出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3.1环境保护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保证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全世界都在不断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规制与环境保护问题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曾经有一家著名机构预测称,未来全球市场将有五分之一的交易额与环保产业有关。②因此,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如果企业不能顺应时代要求,正视环境保护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岌岌可危。

传统竞争力观点下的企业竞争力主要考虑产品质量、生产成本、服务质量四大因素。企业竞争优势主要通过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以服务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制造以及营销方式来实现。

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生产经营观点已经不适应企业的生存发展。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竞争力表现在企业产品的质量、成本、服务以及产品的环境环保性能。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必须积极应对环境规制,根据环境规制信息,调整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实施节能清洁生产,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行为实行预防和控制,加

Don L.Boroughs and Betsy Carpenter,“Helping the Planet and the Economy,”U.S.News and World Report

110,no.11,March25,1991:46~50。转引自:凤亚红:《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研究》,2004年 参见陈慧明等:《谁是10年后中国的商业巨人》, 2002年10期,第35页。

第 20 页 共 61 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2.2 对“双赢”观点的质疑 基于动态模型和“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前提下的“波特理论”主要依赖于两个前提假设:第一,在动态模型中,企业拥有的技术、资源配置和消费者需求等影响企业生产的因素都是可变动的。在变动约束条件下,企业能够进行改进与创新;第二,“波特假设”是建立在“恰当的环境规制”重要前提条件下。它要求环境规制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这样的环境规制才能对企业产生刺激作用。 鉴于“波特理论”的前提假设和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认为,企业具有异质性,不可能遵循同一行为规则,其决策具有惯性路径依赖,在内部化条件限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决策不可能都对环境规制采取一致的反应。①环境规制能否促使企业产生创新,还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与其他外部环境等许多因素。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Jeffrey G和Dennis P等(2000)认为,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