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课时分层作业7李清照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

【教育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课时分层作业7李清照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0 0:03:37

教育学习+K12

课时分层作业7 李清照词两首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 .B.东篱把酒黄昏后 .C.怎敌他、晚来风急 .D.如今有谁堪摘 .

永:漫长 把:举,端起 敌:抵挡 堪:忍受

D [D项,“堪”是“能”“可以”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 ..B.莫道不销魂 ..

C.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D [D项,次第:古义指光景,状况;今义指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3.下列对《醉花阴》《声声慢》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11162058】

A.《醉花阴》写漫长的白日里,词人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注视着那袅袅烟雾。正值重阳,天气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帐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凉气袭人!

B.《醉花阴》总体风格朴实、绚丽,词人抓住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独自生活的空虚、无聊,以此表达对丈夫一如既往的相思之情。

C.《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失去丈夫的苦难。并且,在南方辗转逃亡避难的过程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D.《声声慢》展现出词人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词人生活遭遇的基础上读这首词,人们不禁会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正是李清照这首词动人的地方。

B [B项,《醉花阴》总体风格含蓄、委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11162059】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B.“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为婉约宗主。

D.李清照处于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 B [“醉花阴”这首词是作者早年的作品。]

5.“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

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乌江河畔,在群雁往返的地方,李清照,一个比黄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季节里愁苦寂寞。红烛摇影,摇出一片晕黄;梧桐低泣,洒落一行清泪;微风低拂,飘落一地菊花。

6.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要求:符合语境,语意连贯;尽量引用作者的诗文。

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又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喜欢悲风掀襟又内怀热肠的辛弃疾,虽是“如今识尽愁滋味”,也仍然渴望“金戈铁马”,报效祖国;我喜欢意志豪迈又沉郁悲壮的陆游,虽“僵卧孤村”“夜阑听雨”,也仍然坚持“位卑未敢忘忧国”。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导学号:11162060】

(1)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之境的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用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答案】 (1)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2)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3)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4)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导学号:11162061】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 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8.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B [B项,本词表现“孤寂之心,忧愤之情”。]

9.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这两句词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春归秣陵树”,写春天将至;“人老建康城”,写人之将老。两相对比,写尽人世感慨。作答时,由此出发,分析出作者这种表达产生的艺术效果即可。

【答案】 (示例)这两句运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用“春归”与“人老”形成对比,写出春天又回到了建康,而我却只能在建康终老,再也难以回到北地家乡,创设出令人悲痛欲绝的意境。对偶使词句音韵和谐,便于抒发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导学号:11162062】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满庭芳 残梅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 ①篆香:对盘香的喻称。②何逊: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有《扬州早梅》诗。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先描写深幽之境,然后抒赏梅之情,发寂寞之感。 B.下片转而写风、雨、笛声、冬雪、月夜,已不再着笔于梅花。 C.全词写出了作者在冷清寂寞之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之情。

D.本词使用“又何必”“从来”“尚”等虚词,转折达意,呼应传神,跌宕多姿。 B [B项,词下片由落梅联想到古曲《梅花落》,是虚写,以此表现落梅引起作者个人的感伤情绪。虽无“梅”字,却处处在写梅。]

11.千百年来,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中。人们赏梅、咏梅、评梅、画梅,用梅花寄托怀抱,陶冶情操。请结合你的文化积累,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梅花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梅花虽不及牡丹的国色天香、荷花的高贵典雅,然而,它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凌霜傲雪的高贵品格却令我赞叹不已。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只有梅花傲然怒放,有着“凌寒独自开”的冰心玉骨。梅花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它那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为世人所称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导学号:11162063】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 ①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②大:一作“太”。

12.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教育学习+K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教育学习+K12 课时分层作业7 李清照词两首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 .B.东篱把酒黄昏后 .C.怎敌他、晚来风急 .D.如今有谁堪摘 .永:漫长 把:举,端起 敌:抵挡 堪:忍受 D [D项,“堪”是“能”“可以”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 ..B.莫道不销魂 ..C.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 [D项,次第:古义指光景,状况;今义指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3.下列对《醉花阴》《声声慢》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11162058】 A.《醉花阴》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