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保障史论文
《社会保障史》结业论文
行必然会影响经济,原来潜藏的社会矛盾会更加明显,甚至会激化。元明末代皇帝不懂这个道理,结果民变四起,后果严重;但清朝开明的皇帝总在灾疫之后采取一些经济措施,如减免赋税,开义仓,设粥棚等,以缓解社会矛盾,恢复社会生产。
三、古代防治瘟疫措施在SARS(非典型肺炎)中的应用
2003年的SARS(非典型肺炎)已经慢慢的从我们的生活中褪去,但是我们的记忆是很深刻的,中国在SARS(非典型肺炎)的防治过程中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这与中国政府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分不开的。以下是中国防治SARS(非典型肺炎)所采取的措施。
第一、今年暂不实行“五一”放长假的制度,而改按法定的节假日期执行,目的就是
避免出现人群大面积流动可能造成的疫情扩散。古代中国政府往往在疫情爆发时开仓放粮,防止灾民的流动,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
第二,加强对各地区防疫工作的指导。中国政府已经向广东、北京和内蒙古派出了督察组。最近还要向山西、河南、宁夏派出督察组,加强对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机关、军队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的防疫工作和监测措施。古代中国在地方爆发疫灾时,帝王往往会钦点一些大臣,宫廷御医到灾区指导工作。
第三,集中国内优势的医疗力量和科研力量联合攻关,提高治疗的效果,目标是提高治愈出院率,明显降低死亡率。古代发生疫情时国家要集结医疗力量进行公关,瘟疫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医生要首当其冲研究治疗的方法。另外,中国在“非典”过程中专门建立了多所专门收治“非典”患者的医院(小汤山医院等),有效预防了交叉感染和疫情的扩散。中国政府支持科研工作者开发疫苗。
第四,制定了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和农民实行医疗费用救助制度。财政部、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已经发了文件,凡是因为经济困难而难以支付医疗费用的,由政府财政给予费用补贴。不仅是地方财政要拿钱,中央财政也要拿钱。对医务人员也实行了发放保健补贴的保障措施,有关费用由财政开支。古代国家承担责任,对不能医药之人给予医药,对不能安葬之人给予安葬。在现代社会,中国政府承担责任,防治疫灾。
第五,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国务院决定,从21日开始,将原来5天公布一次非典疫情改为每天公布一次;公布的数字既包括确诊病人数字,又包括疑似病人数字。在现代社会,瘟疫的防治有了新的特点。在全球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瘟疫的防治已不限于某一国家,某一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责任。中国在新时期在瘟疫防治方面加强了与国际的合作,有利于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共同抵抗瘟疫对人类的灾害。
《社会保障史》结业论文
三千年来疫病不断的降落在先人的头上,但他们在疫病的痛苦斗争中发挥智慧潜能,学会了众多保护自身的方法,才使得我们的民族不断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尽管人类今天的抗疫防灾能力大大加强,但毕竟还没有彻底消灭传染病的能力,如H1N1、禽流感、疯牛病、爱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上。病毒作为和我们人类一样的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病毒也是在不断进化与发展中,并会以更多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类面前(比如,目前在德国出现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由于传染病的层出不穷,形式多样,因而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先人们的抗疫精神,总结先人们救灾抗疫的经验措施,为当代作好警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志斌.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葛洪.肘后备急方[M]. 晋朝 [3] 班固.汉书[M]. 东汉
[4] 高强.关于非典防治工作的措施[R].北京:卫生部.200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