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务管理教案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基础
本章为全书体系的基础,起精神核心的作用,尤其是一、二节。
第一节 货币时间价值
一、现值的计算
此节主要讲时间价值,核心是复利。俗称利滚利。 一些英文简称: I:利息(interest)
F:终值:(final(future) value) P:现值:(present value) A:年金(annuity) i:利率(折现率)
n:期数(number of periods) 基本图:
假设:0时点:100元。利率10%/年,按年利滚利。
0 1 2 3 n
100 100*(1+10%)1 100*(1+10%)2 …… 100*(1+10%)n
a、模型假设
假设货币资金流入流出及产生复利是在期末期初,不是连续的。按期(年 月 日,一般用年。)利滚利。 b、关于I
I折现率其实有很多名称,比如社会平均利润率、资本成本、必要报酬率、利息率等。表示的意思内容不同,但折现、复利以及基本假设是相同的。
占财务管理大概1/3的知识点与折现、复利有关,甚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隐含其中,非常重要。
C、此部分内容重点当然是公式理解与运用,理解公式后做书上例题。但实际上用的主要是查表技术。(终值、现值系数表)
1、终值、现值
求终值: F=P×(1+i)
(1+i)-复利终值系数,记作(F/P, i, n),n-计息期。 复利终值系数概念的引入,就是为了查表用的。 求现值:
反过来,P=F/(1+i),即求现值公式。其中1/(1+i)称为现值系数,记作(P/F, i, n)。 凡指系数,都有乘的意味。 已知**求**,求的那个数最重要,所以放最前,已知值作为区别,中间加“/”号,类似于y/x的意思。i, n实际上是系数表的横坐标值与纵坐标值。
n
n
n
n
终值、现值公式包含四个变量,P,F,i,n.即已知任意三项,可求剩余那一项。其他好办,如果求i时,值正好是百分数,如12%,则可查表直接得到。由于系数表精确到百分位,且间隔不一定是1%,意味着有些百分位的值或要求更精确的值,如11%,8.6%查表便求不出,这就用到了插值法,如F=P×(1+i)如果求i,这个公式不是线性公式,很难求,考虑到8.6%与8.8%区别不大,误差可接受,所以一般假设8%与9%之间(相邻i)的变化是线性的,插值法的具体运用结合一个简单例子体会更形象。求n一般求不到半期的,用不到插值法。
n
2、年金终值和年金现值
F p 0 1 2 3 …… n
年金终值:
将年金分为普通、预付与递延年金,普通年金也叫后付年金,是与预付年金相对的一个概念,即既然预付年金是每年年初(从0年开始),普通年金就是每年年末。递延年金不过是起始点不在第一年,即相应金额被递延了。从宏观角度,三者区别不大。认识普通年金,另二项也很好认。
1:FA=A×[(1+i)-1]/i
[(1+i)-1]/i称年金终值系数,记作(F/A, i, n). 推导过程:
FA=A+ A×(1+i)+ A×(1+i)+ A×(1+i)+??+ A×(1+i)
(1+i) FA= A×(1+i)+ A×(1+i)2+ A×(1+i)3+??+ A×(1+i)
n
2
3
n-1
n
n
(下式减上式,后同)(1+i-1) FA=A×(1+i)- A FA=A×[(1+i)-1]/i
也可以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FA=a1×(q-1)/(q-1)= A×[(1+i)-1]/(1+i-1) = A×[(1+i)-1]/i
推导过程很简单,但十分重要,要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考试主要用到查表技术,即使考公式,考试时推导也来得及。 当然知道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及现金流特点,公式也很好推导。
n
n
n
n
n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