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务管理教案
3、企业价值最大化
衡量指标:
权益市值+债权市值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优点:
1.时间。――针对1.(市值与折现)
2.风险与报酬的关系。――针对2.(市值与折现) 3.重视长期效果――针对4.(市值与未来现金流)
4.避免股价影响――针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缺点(价值与价格不同)――教材此句说法有误。 缺点: 1.过于理论化 2.不易操作 3.主观性强
缺点说白了,专业性强,会做且做得好的不多。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很多时侯彼此有冲突,只能尽可能平衡相关者利益。提法很新,综合性强,操作性弱,体现趋势,大体了解即可。本教材较倾向股东财富最大化。
三、利益冲突与协调
财务管理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相近,而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三方的目标不同。
主要是调和两类矛盾:一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二是所有者与债权人。二实际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伙与债权人的关系。 1.所有者与经营者
所有者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 经营者目标:报酬、享受、避免风险。 如何协调
1、解聘;2、接收。经营失败,被接收、被解聘。――惩 3、激励。(股票期权、绩效股)
2.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所有者目标:
改变举债资金用途,用于风险更高项目。风险共担,额外利润独享。 借新债:
债权人目标:本息安全 解决方式: 1、限制借债
2、收回(停止)借款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
四、财务管理的环节
此处环节内含两个意思:一个时间次序――一环一环(事先-事中-事后);二是循环往复(事先-事中-事后-事先)。 教材将此顺序分为三块:计划与预算(事先)、决策与控制(决策为事先,控制为全程)、分析与考核(事后)。 计划与预算:
又细分为三部分。财务预测(在财务方面对未来有个估计和判断)、计划(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战略目标制定一定时期通常几年的活动规划)、预算(实际上是短期计划)。第一块实际上就是计划的过程。 决策与控制:
决策: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最优的过程。财务活动包含大大小小的决策过程,有选择有比较才能体现财务管理的意义,所以,利用已知模型选择最适合公司的方案是学习财务管理的核心意义所在。从时间序列上,决策是属于事先的,但一旦做出决策,马上面临执行,决策过程也可以说是事中的开始。
控制:从时间序列把控制分为前馈、过程、反馈控制。即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是一个全程的概念。 分析与考核:
分析:分析侧重于事后,鉴往知来,同时为考核做准备。 考核:是总结与奖惩的过程。是分析的延续。
第四节,财务管理体制
五、财务管理体制
此部分是关于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力分配特点,本教材将其分为三类: 集权型 分权型
结合型(集权与侵权)
各自的特点仅从名称便可区分。内容琐碎,在此解释一些不易理解的提法,了解一下即可。 1、关于集权型优点中有:
“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13页上部)的理解。
内部调拨价格是超大公司的一种避税手段。前提是存在实际税率差异。在集权型公司决定内部调拨价格方面(定价权)要比非集权型公司更容易。
2、资本关系、业务关系与集权、分权的关系。(14页倒数第一段)
资本关系与集权、分权联系:
实际上表决权问题。即从资本关系看是否有权集中的问题。50%以上表决权当然有权集中。 业务关系与集权、分权关系:
核心是业务联系。业务联系紧密,则需要相对集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