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一、说课标
《北京的春节》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是高年级段的一篇课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高段的阅读要求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本学段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是本学期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抓住重点句段,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每一篇课文的训练重点。具体到每一篇课文也各有侧重点。 二、说教材
《北京的春节》选自第四单元“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进一步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的。《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三、说目标
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结合文中的重点句段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四、说过程 (一)、激趣引入,回忆春节
课的开始,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让学生进入春节,然后让学生谈谈生活中过春节时的活动,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文本结合起来,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检查预习
“预习是语文学习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我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卡的作用。自主学习卡共设计了以下内容:一、读一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把生词读正确。本次作业共设计了三组词语:多音字,特别是间隔的读音。二是轻声字,三是儿化音。这是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容易读错的地方。同时还利用儿化音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味”。二是写一写。课标中指出,每一个阶段都要重视学生的书写,高年级阶段除了指导学生把字写好,还要写整齐,写
美观。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独立识字和写字的能力。通过检查自主学习卡,发现学生的问题,解决在写字中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本次写字主要指导的是“熬”。通过检查学习卡,发现“熬”的左边学生易写错,把左边一笔写下来,因此把“熬”作为本节课指导书写的生字。从字源到字意让学生认识熬,并从字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的写字水平真正能得到提高。 (三)、整体感知,走进春节
让学生通过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北京的春节。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有导向作用的问题,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梳理文章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这也是课后第一题的体现。通过读课文填写表格,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内容和写作顺序,初步体会文章中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这也是课后第二题的体现。我们学习课文时应该和文章的课后练习题结合起来。 (四)、品读体味,感受春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征。学习本文时学生往往注重春节的快乐,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关注。在备课时我们决定引领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读懂课文,学会表达。作为高段,课文大都比较长,因此要做到长文短教,做好取舍。本节课我们主要选取了“除夕”和“元宵节’两个点。对这两个点,我们又从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除夕是通过体会除夕的热闹,初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元宵节一段主要是抓关键词体会老舍先生用词的丰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在学习除夕部分时,设计如下:找出学生印象深刻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并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主要环节。并把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融入其中,并补充了有关的课外资源。在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把阅读理解和表达方法结合起来。如:详略得当,通过看到的、听到的和闻到的写出了除夕的热闹。然后再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达到读懂作者、读出自我的目的。在学习正月十五一节时,通过学生的阅读,找到写花灯的句子,认识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体会花灯的红火而美丽。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了老舍先生的用词丰富。整个教学过
程体现了以生为本,坚持以读为本。
(五)、.总结练笔,升华情感
学生在通过感悟除夕和正月十五后,也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后,通过一个问题“你还从什么地方体会
到北京浓浓的年味,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为了不让学生对北京春节的气氛变淡,还引来了课外资源——一首童谣,来激起学生的练笔热情。 五、存在的问题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师顺学而导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预设和生成的处理还不够机智,教师的评价针对性不高。这些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以上是我们备课组的浅显的想法,不当之处还需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