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C) 从理论上完全解决了速率常数的计算问题
(D) 反应的判据之一是联线上的相对平动能大于某临界值
为:
16. 某反应具有一个有助于反应进行的活化熵,使反应速率常数比 = 0时大1000倍,则反应的实际
(A) 57.43 J/(K·mol)
(B) 25.34 J/(K·mol)
(C) 120.2 J/(K·mol)
(D) 无法求解
17. 298 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 E(Ⅰ)= E(Ⅱ),若速率常数k(Ⅰ)= 10k(Ⅱ),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A) 0.6 J/(K·mol)
(B) 10 J/(K·mol)
(C) 19 J/(K·mol)
(D) 190 J/(K·mol)
18. 实验活化能Ea,临界能Ec,势垒Eb,零度活化能E0概念不同,数值也不完全相等,但在一定条件下,四者近似相等,其条件是:
(A) E0很小 (B) Eb很小
(C) 温度很低
(D) 基态振动频率大
19. 稀溶液反应 CH2ICOOH + SCN- ---> CH2(SCN)COOH + I-属动力学控制反应, 按照原盐效应,反应速率k与离子强度I的关系为下述哪一种?
(A) I 增大 k 变小
(B) I 增大 k 不变
(C) I 增大 k 变大
(D) 无法确定关系
20. 下面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具有速控步的反应历程中,达到稳态后,速控步后的各个步骤的反应速 率都等于速控步的反应速率,速控步前的各步骤均处于平衡状态
(B)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在反应历程中不可能出现 2A → C + 3D 这样的基 元反应
(C) 在光化学反应中,体系的Gibbs自由能总是在不断地降低
(D) 在采用温度跃变的驰豫法来研究溶液中的快速反应时,该反应必须是放热 或吸热反应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
1. 对于双分子反应 A + A --> A2,设 率常数的数量级将是:
。如果每次碰撞均能发生反应,则双分子反应速
(A) 3.3× dm3/(mol·s)
(B) 3.3 dm3/(mol·s)
(C) 3.3× dm3/(mol·s) (D)
dm3/(mol·s)
2. 在 T = 300 K,如果分子A和B要经过每一千万次碰撞才能发生一次反应,这个反应的临界能将是:
(A) 170 kJ/mol
(B) 10.5 kJ/mol
(C) 40.2 kJ/mol
(D) -15.7 kJ/mol
3. 某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的临界能为83.68 kJ/mol,在300 K时活化分子所占的分数是:
(A) 6.17×1 % (B) 6.17×
%
(C) 2.68×% (D) 2.68×
%
之间的关系是:
4. 根据活化络合物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之活化能Ea和活化焓
(A) Ea= (B) Ea=
- RT
(C) Ea= + RT (D) Ea=
/ RT
5. 设气体A和B都是单原子分子,它们发生化合A + B = C,已知一维平动配分函数 ft = 按过渡态理论,在温度 T 时,反应的频率因子为:
,一维转动配分函数 fr= 10。
(A) kBT/h (B)
kBT/h
(C) kBT/h (D)
kBT/h
6. 单原子分子A,B间发生反应,若忽略振动基态能量之差,则实验活化能Ea,临界能Ec, 势垒Eb间存在关系为:
(A) Ea=Ec+ 1/2RT=Eb+1/2RT
(B) Ea=Eb+1/2RT=Ec+RT
(C) Ea=Ec- 1/2RT=Eb-1/2RT
(D) Ea=Eb+RT=Ec+RT
7. 单原子分子A与双原子分子B生成非线性过渡态时,据A(TST)=(kBT/h)[q≠/(qAqB)] 计算A时,q≠为
(A) (B)
(C) (D)
8. 对于水溶液中的反应 [ Co(NH3)5Br]2+ + OH- ---> [Co(NH3)5OH]2+ + Br- 如果增加离子强度,此反应的速率将:
(A) 不变
(B) 降低
(C) 达到爆炸极限
(D) 增大
9. 对Einstain光化当量定律的认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初级,次级过程均适用
(B) 对任何光源均适用
(C) 对激光光源及长寿命激发态不适用
(D) 对大、小分子都适用
10. 同一个反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未加催化剂时平衡常数及活化能为k及Ea,加入正催化剂后则为k'、Ea' ,则存在下述关系:
(A) k'=k, Ea=Ea'
(B) k'≠k, Ea≠Ea'
(C) k'=k, Ea>Ea'
(D) k<k, Ea'<Ea
11.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后,使反应活化能比未加催化剂时降低了8500J/mol,则二者速率常数比(kcat/k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