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综合测试2
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同质多晶现象
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结晶成结构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2.肖特基缺陷
正常格点上的原子,热起伏过程中获得能量离开平衡位置迁移到晶体的表面,在晶体内正常格点上留下空位。
3.结构驰豫
熔体冷却时,熔体内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相应位移重排进行结构调整,以达到对应温度下的平衡状态,并放出能量。
4.阳离子交换容量
表征离子交换能力的指标,用pH=7时l00克干粘土所吸附离子的毫克当量数来表示。
5.稳定扩散
扩散物质的浓度分布只随位置变化,不随时间变化的扩散过程。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三元系统相图上等温线分布的疏密可以判断液相面的徒势。等温线分布越密,说明液相面越 陡 ,则温度变化时,液相量变化越 小 。
2.在O2-作面心立方密堆积的晶体中,为获得稳定结构,正离子将所有八面体空隙均填满的晶体有 MgO ;填满一半四面体空隙的晶体有 BeO (请各举一例)。它们分别属于 NaCl 和 立方ZnS 型结构。
3.MgAl2O4尖晶石结构中,Mg2+填充的 四 空隙,Al3+填充 的 八 空隙,单位晶胞内含有 8 个分子。
4.下列硅酸盐晶体矿物:Ca[Al2Si2O8]、KAl2[AlSi3O10](OH)2、Be3Al2[Si6O18]、Ca2Mg5[Si4O11](OH)2分别属于 架状 、 层状 、 六节环 和 双链 结构。
5.某单质晶体的空位形成能为64kJ/mol,在1500°C时的空位浓度为。
6.在TiO2中引入高价氧化物V2O5形成置换型固溶体,其缺陷反应方程式为,固溶体分子式
为。
7.一种玻璃的摩尔组成为24mol%Na2O,12mol%Al2O3,64mol%SiO2,其四个基本结构参数为Z= 4 ,R= 2.14 ,X= 0.27 ,Y= 3.73 。
8.三种典型离子化合物PbI2、PbF2、CaF2的比表面能分别为0.13J/m2、0.90J/m2、2.50J/m2,由此可以预计这三种化合物的表面双电层厚度的大小次序为 PbI2>PbF2>CaF2 。
9.比较下列几种情况扩散系数的大小:
(1)同一物质在面心立方结构晶体中 < 在体心立方结构晶体中; (2)同一物质在晶体中 < 在同组成玻璃中; (3)同一物质在淬火玻璃中 > 在退火玻璃中。
10.粘土粒子破键引起的荷电与介质的pH值有关,高岭土在酸性介质中边棱带 正 电荷;在碱性介质中边棱带 负 电荷。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元系统相图中,若存在n条边界线,则此系统相图中能连接出的连结线数目必是
A. (n-1)条 B. n条 C. (n+1)条 D. 数目不定
2.硅砖与高铝砖不能砌筑在一起,其原因是
A. SiO2的熔点比Al2O3的熔点低
B. SiO2中混入少量的Al2O3会导致SiO2的熔点降低
C. 莫来石的液相线比较平坦
D. 莫来石的熔点太低,不能用作耐火材料
3.有M1X,M2X,M3Y三种离子化合物,离子半径分别为rX=0.181nm,rY =0.13nm,rM1=0.095nm,rM2=0.169nm,rM3=0.034nm,这三个化合物正离子配位数大小顺序的排列是
A. M2X>M1X>M3Y B. M1X>M3Y>M2X
C. M2X>M3Y>M1X D. M3Y>M2X>M1X
4.钙钛矿(CaTiO3)结构中,正、负离子配位数Ca∶Ti∶O=12∶6∶6,其中与每个O2-配位的正离子为
A. 4个Ti4+,2个Ca2+ B. 4个Ca2+, 2个Ti4+
C. 3个Ca2+, 3个Ti4+ D. 6个Ca2+
5.在Al2O3中掺入0.5mol%NiO和0.02mol%Cr2O3所制成的金黄色人造黄玉,经分析认为是形成了置换型固溶体,于是此人造黄玉的化学式可写成
A. Al1.9946Ni0.005Cr0.0002O2.9975 B. Al1.9948Ni0.005Cr0.0004O3
C. Al1.9946Ni0.005Cr0.0004O2.9975 D. Al1.9948Ni0.005Cr0.0002O3
6.若有一个变价金属氧化物MO,在还原性气氛下形成缺氧型非化学计量化合物,金属正离子M和氧离子数之比为M:O=1.1∶1,则:其化学式为
A. MO0.91 B. M1.1O C. MO0.89 D. MO1.1
7.多种聚合程度不等的负离子团同时并存而不是一种独存,是硅酸盐熔体结构远程无序的实质。当熔体的组成不变时,熔体中各级聚合体的数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
A. 高聚体的数量多于低聚体的数量 B. 高聚体的数量少于低聚体的数量
C. 高聚体的数量增加 D. 高聚体的数量减少
8.简单碱金属硅酸盐熔体R2O-SiO2中,正离子R+的含量对熔体的粘度颇具影响。当R2O含量较高,即O/Si比值较大时,降低粘度的次序为:K+>Na+>Li+,这是因为
A. K2O引入的游离氧最多,则降低粘度的作用最大
B. [SiO4]连接方式已接近岛状,四面体基本上靠R-O键相连,R+半径越大,R-O键力越弱
C. 因rLi+ D. [SiO4]间的Si-O键是粘度的主要表征,R+半径越小,对Si-O键削弱能力越强 9.粘土的许多性能与所吸附的阳离子种类有关。当粘土吸附下列不同阳离子后, H+、Al3+、Ba2+、Sr2+、Ca2+、Mg2+、NH3+、K+、Na+、Li+,其性能的变化规律是以箭头(大?小)表示的是 A. 泥浆的稳定性 B. 泥浆的流动性 C. 泥浆的滤水性 D. 泥浆的ζ电位 10.当液体(L)与固体(S)相接触,固体不被液体所润湿,则两相的表面张力关系应为 A. σSV-σSL<σ LV B. σSV-σSL>σLV C. σ SV >σ SL D. σSV <σSL 11.在不稳定扩散条件下,描述介质中各点作为时间函数的扩散物质聚积过程的菲克第二定律,其基本数学表达式为 A. B. J= C. D. 四、问答与计算(共45分) 1.在组成为16Na2O·xB2O3·(84-x)SiO2的熔体中,当x<15mol%时,增加B2O3的含量,使粘度增大;当x>15mol%时,增加B2O3的含量,则反而会使粘度降低,请解释原因。(6分) 解: 为“硼反常现象” 2.在注浆成型的泥浆中常搭配一些回坯泥(回坯泥中含有少量石膏屑CaSO4),结果使泥浆变稠,为什么?欲降低泥浆粘度应采取什么措施?(7分) 解:有CaSO4存在时,离子交换反应为: 使反应不完全,η↑,泥浆变稠。欲降低泥浆粘度应加入适量的BaCO3,离子交换反应则为: 即离子交换反应完全,形成流动性好的Na-粘土。 注意:BaCO3过多,形成Ba-粘土,流动性更差; BaCO3过少,不能完全消除SO42-的影响。 3.氧化锂(Li2O)属反萤石结构,其晶格常数a=0.379nm,离子半径rLi+=0.068nm,rO2-=0.134nm,(1)计算Li2O晶体的空间利用率;(2)计算Li2O晶体的密度;(3)若有5mol%SrO溶入Li2O中形成置换型固溶体,计算固溶体的密度(已知:原子量 Li 6.94 O 16.00 Sr 87.62)(10分) 解: (1)空间利用率= (2)密度=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