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一数学(提高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思路点拨】先化简符号,去掉绝对值号再分清是“正数与零、负数与零、正数与负数、两个正数还是两个负数”,然后比较. 【答案与解析】
解:(1)化简得:-(-5)=5,-|-5|=-5.因为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所以-(-5)>-|-5|. (2)化简得:-(+3)=-3.因为负数小于零,所以-(+3)<0. (3)化简得:
.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因为
,
,
且.所以.
(4)化简得:-|-3.14|=-3.14,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因为 |-π|=π,|-3.14|=3.14,而π>3.14,所以-π<-|-3.14|.
【总结升华】在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先求两个负数的绝对值,再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最后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6?日照)以下选项中比|﹣|小的数是( )
A.1 B.2 C. D. 2.在①+(+1)与-(-1);②-(+1)与+(-1);③+(+1)与-(+1);④+(-1)与-(-1)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满足|x|=-x的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无数个
4.(2015?黄石模拟)若|x﹣5|=5﹣x,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x﹣5>0 B. x﹣5<0 C. x﹣5≥0 D. x﹣5≤0
5.a、b为有理数,且a>0、b<0,|b|>a,则a、b、-a、-b的大小顺序是( ). A.b<-a<a<-b B.-a<b<a<-b C.-b<a<-a<b D.-a<a<-b<b
6.下列推理:①若a=b,则|a|=|b|;②若|a|=|b|,则a=b;③若a≠b,则|a|≠|b|;④若|a|≠|b|,则a≠b.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填空题
7.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小于3.5的整数点的个数为
, 距离原点等于3.5的点的个数为
,
则. 8.(2015秋?张掖校级期中)如果|a﹣2|+|b+1|=0,那么a+b等于 . 9.(2015?重庆校级模拟)若a>3,则|6﹣2a|=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0.绝对值不大于11的整数有 个.
11.式子|2x-1|+2取最小值时,x等于 . 12.若,则 0;若≥,则 . 三、解答题
13.若|x|=3,|y|=2,且|x-y|=y-x,求x+y的值.
14.(2014秋?天水期末)如图,数轴上的三点A、B、C分别表示有理数a、b、c. 则:a﹣b 0,a+c 0,b﹣c 0.(用<或>或=号填空)
你能把|a﹣b|﹣|a+c|+|b﹣c|化简吗?能的话,求出最后结果.
15.阅读下面的材料: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1-1,∣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①如图1-1-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
∣AB∣=∣OB∣-∣OA∣=∣b∣-∣a∣=b-a=∣a-b∣; ②如图1-1-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
∣AB∣=∣OB∣-∣OA∣=∣b∣-∣a∣=-b-(-a)=∣a-b∣; ③如图1-1-4,点A、B在原点的两边:
∣AB∣=∣OA∣+∣OB∣=∣a∣+∣b∣=a+(-b)=∣a-b∣, 综上,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 回答下列问题: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
②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AB∣=2,那么x为__________.
③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解:∵|﹣|=,A、1>,故本选项错误;B、2>,故本选项错误;C、=,故本选项错误;D、﹣<,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先化简在判断,①+(+1)=1,-(-1)=1,不是相反数的关系;②-(+1)=-1,+(-1)=-1,不是相反数的关系;③+(+1)=1,-(+1)=-1,是相反数的关系;④+(-1)=-1,-(-1)=1,是相反数的关系,所以③④中的两个数是相反数的关系,所以答案为:C 3.【答案】D
【解析】x为负数或零时都能满足|x|=-x,故有无数个.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画数轴,数形结合.
6.【答案】C
【解析】①正确;②错误,如|-2|=|2|,但是-2≠2;③错误,如-2≠2,但是|-2|=|2|;
④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 7.【答案】1
【解析】由题意可知:,所以 8.【答案】1
【解析】解:由题意得,a﹣2=0,b+1=0,
解得,a=2,b=﹣1, 则a+b=1, 故答案为:1.
9.【答案】2a-6 10.【答案】23
【解析】要注意考虑负数.绝对值不大于11的数有:-11 、-10……0 、1 ……11共23个. 11.【答案】
时,|2x-1|取到最小值0,同时|2x-1|+2
【解析】因为|2x-1|≥0,所以当2x-1=0,即x=
也取到最小值2.
12.【答案】<;任意数 三、解答题 13.【解析】
解:因为|x-y|≥0,所以y-x≥0,y≥x. 由|x|=3,|y|=2可知,x<0,即x=-3. (1)当y=2时,x+y=-1; (2)当y=-2时,x+y=-5. 所以x+y的值为-1或-5. 14.【解析】 解:由数轴得,
a﹣b<0,a+c<0,b﹣c<0,
∴|a﹣b|﹣|a+c|+|b﹣c|=﹣(a﹣b)﹣[﹣(a+c)]+[﹣(b﹣c)] =﹣a+b+a+c﹣b+c =2c. 15.【解析】
解:①∣2-5∣=3,∣-2-(-5)∣=3,∣1-(-3)∣=4. ②∣AB∣=∣x-(-1)∣=∣x+1∣. ∵∣AB∣=2,∴∣x+1∣=2, ∴x+1=2或-2,∴x=1或-3.
③令x+1=0,x-2=0,则x=-1,x=2.
将-1、2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1-1-5,
则-1、2将数轴分为三部分x<-1、-1≤x≤2、x>2. 当x<-1时,∣x+1∣+∣x-2∣=-(x+1)+〔-(x-2)〕=-2x+1>3; 当-1≤x≤2时,∣x+1∣+∣x-2∣=x+1+2-x=3; 当x>2时,∣x+1∣+∣x-2∣=x+1+x-2=2x-1>3.
∴∣x+1∣+∣x-2∣的最小值是3,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1≤x≤2.
有理数的加减法(提高)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法则及运算律,并会使用运算律简算;
2.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体会其中蕴含的转化的思想;
3.熟练地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的意义,运用加法运算律合理简算,并且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理数的加法
1.定义: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作有理数的加法. 2.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要点诠释:利用法则进行加法运算的步骤:
(1)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异号,还是有一个加数为零,以此来选择用哪条法则. (2)确定和的符号(是“+”还是“-”).
(3)求各加数的绝对值,并确定和的绝对值(加数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3.运算律: 加法文字语言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交换有理a+b=b+a 符号语言 律 数加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符号语言 (a+b)+c=a+(b+c) 要点诠释: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不要忘记符号. 要点二、有理数的减法
1.定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例如:(-5)+?=7,求?,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要点诠释:(1)任意两个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
(2) 几个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差由两部分组成:①性质符号;②数字即数的绝对值.
加法结合律 文字语言 法运算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