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3)器械选择,握持及支点:1)器械选择:镰形器:大块结石.锄形器:小块牙石,软垢色素.2)握持:改良握笔式:将器械杆部贴紧中指腹,示指弯曲位于中指上方,拇指腹紧贴柄的另一侧,并位于中指和示指的中间,使示指,中指,拇指够成三角形力点,有利于握持器械和小范围灵活转动器械。3)支点:中指或中指与无名指紧贴放在邻牙上做支点,口内支点尽量靠近治疗区,支点稳固,不得再用力时失去支点.
4) 操作方式:1)牙刃关系:器械角度工作面与牙面角度在45-90度间,器械尖端紧贴牙面,不得刺伤牙龈.2)用力方式及方向:用手指的拉力,个别地方可用推力,但应慎用,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去除较大的牙石,器械刃部放在牙石下方,紧贴牙面并与牙面呈80度角,最好使牙石整块脱落.3)洁治顺序:先洁唇面,在洁舌面.先洁右下前牙唇面远中一半,再洁治左下前牙近中一半,以次类推,不要一个牙一个牙的完成.4)术后:洁治后用3%双氧水冲洗创面,在龈沟内上碘甘油,有条件可抛光牙面. 5)3.印模制取:(上或下牙列印模制取)
6) 托盘选择:牙弓大小比试,据患者牙弓牙长,宽,高度选择合适成品托盘,托盘与牙弓内外侧应有3-4MM间隙,以不妨碍唇颊舌活动,成品托盘可进行适当修改.特殊情况可制作个别托盘.
7)体位:调整椅位头托,使患者舒服的做在手术椅上,取上颌印模时,头稍后仰,术者位于患者后方.取下颌印模时,头稍前倾.术者位于患者前方. 8)托盘就位:牵开口角,旋转就位.托盘后部先就位,前部后就位.做好肌功能休整.下颌时嘱患者前伸舌和左右摆动.但不可过高抬高. 质量:印模材料硬固后,先使后部脱离然后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不能有脱模
和变形,印模要清晰,完整,无气泡.包括牙列,牙槽骨,系带切记等,边缘伸展适度. 9)4局部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
进针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的口腔前庭沟处,
体位:注射时,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半张口,上颌牙合面与地平面成45度角
方法:口镜将口角向后上方牵开,暴露注射点注射针与上颌牙平面成45度角向后上方刺入,同时注射器向同侧口角方向转动,使针尖沿上颌结节外后面的弧形骨表面滑动,向后上内方向进针,深约2厘米,回吸无血注射药物2毫升.
注意事项:不宜过深过于向上,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翼丛神经会引起血肿. 麻醉区域:除上颌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上颌磨牙牙槽突及颊侧的牙周膜,骨膜,龈黏膜.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
注射标志:大张口时,翼下颌韧带及颊脂垫尖端.上下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与翼下颌皱襞外侧3-4毫米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 体位:患者下颌平面与地面平行。
10)注射方法:患者大张嘴,将注射器置于对侧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45度角按注射标志进针2-2.5厘米左右.可到达下颌神经沟位置,回吸无血注射麻药1.5-2.5毫升.
11)麻醉区域:同侧下颌骨,下颌牙髓,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及下唇部 12)
13)二.基本急救技术: 14)1.血压测定:
15)测量方法:(肱动脉血压) 16)1).病人坐位或卧位
17)2).上臂.心脏.血压计零点三者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18)3).血压计袖带置于上臂,下缘距肘窝2-3厘米.加压至200左右毫米汞柱左右
19)4).听诊器置于肘窝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20)5).慢慢放袖带空气,听到的第一声音为收缩压,声音转弱消失时的刻度为舒张压.
21)6).记录方式:mm/Hg 或kpa 22)血压判断:正常值(正常成人)
23)1)收缩压12-18/kpa 90-120mm/Hg 2)舒张压8-12/kpa 60-90mm/Hg 3)3)脉压差4-5.3/kpa 30-40mm/Hg 4)误差:(正负3-5mm/Hg)
收缩压140mm/Hg以上或舒张压90mm/Hg以上为高血压病.
低于90/60mm/Hg为低血压.
2.吸氧术:鼻导管或鼻塞法
吸氧指征:1)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弥散功能障碍,如肺广泛纤维化,肺水肿等。3)血流/通气比例失调.4)其他原因引起的缺氧,如心力衰竭,心机梗死,休克,昏迷及一氧化碳中毒等所致的呼吸困难.
物品准备:氧气装置:气瓶 流量表 扳手. 鼻导管或鼻塞:清洁鼻导管或鼻塞 检查是否通畅 湿化瓶:添上蒸馏水或洁净水
操作方法:1)开启给氧装置:开氧气总开关 开流量表 连接湿化装置 氧气是否通畅。2)放致鼻导管或者鼻塞:导管长度测定(鼻尖至耳垂的1/3长度) 湿润导管前端 清洁鼻腔 轻柔操作,自鼻孔向上向后插入鼻咽腔 无呛嗑后固定。3)调节流量表:轻度缺氧:2L/分 中度:2-4L/分 重度:4-6L/分。4)停氧:取下导管或鼻塞 关闭流量表及总开关 放余气 清洁病人面颊部
注意事项:1)检查及更换导管:检查给氧是否通畅 持续给氧每日更换导管两次,双侧鼻孔交换.2)及时观察病人;及时清除分泌物 视病情调节氧流量3)正确放置氧气:避明火 禁吸烟.
3.人工呼吸:急救指征:呼吸停止和/或心跳停止 意识丧失. 急救准备:1)开放气道: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取下假牙. 举颏,抬颈,向前上方拉下颌骨.舌向外拉出(正确使用舌钳)
2)病人体位:仰卧位,背垫木板(硬板床)或仰卧于地上,松解衣领腰带.3)操作方法:口对口呼吸/仰卧压胸法: 口对口呼吸:(1)一手打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