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福山区土地利用总体 - 图文
烟台市福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有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基地,提高农业特色产业效益,形成农业产业化。
加强工业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机械加工、电子、信息产业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加强港口和临港工业、高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提高传统第三产业,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新兴第三产业,把福山区建设成为商贸、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物流中心。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
1.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为耕地、建设用地两子系统承载力,通过总体评价分析,由于福山区山地丘陵区较多,土地单位生产力较为低下,整体水平较差。
(1)耕地资源承载力
福山区2014年单位耕地生产力为847.90吨/平方公里,2014年耕地面积为11661.83公顷,粮食产量为9.89万吨,按照人均粮食消费标准430千克/人,得到23万人的粮食供应量,自给率仅为34.33%;规划至2020年,耕地面积将达到14170.97公顷,在“十三五”期间,通过提质改造工程以及耕地保护政策的大力实施,单位耕地生产力将达到1200吨/平方公里,粮食产量将达到17.01万吨,得到39.55万人的粮食供应,自给率达到44.69%。相比2014年,虽有提高,但粮
17
烟台市福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食安全问题仍然突出,耕地资源承载力明显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继续占用耕地的情况将不可避免,保持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不断加大。 (2)建设用地承载力
根据福山区2014年变更调查数据,福山区2014年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18857.89公顷,开发强度为26.53%。为响应烟台市政府打造宜居型城市的发展政策,按照宜居型城市人均建设用地150平方米的标准测算,可得福山区现状建设用地承载人口数为125万人,远超福山区现状67万人,表明现状建设用地承载情况良好;规划至2020 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将达到21507.71公顷,可得2020年可承载人口数为143.38万人,仍超过福山区2020年88.50万人,说明福山区建设用地承载力情况较好,能够满足福山区建设宜居城市的建设需求。 2.水资源承载力
福山区处于烟台市东北部区域,仅北部、东北区区域处于沿海地带,从福山区整体来看,虽然拥有烟台市规模最大的门楼水库,但水资源依然相对匮乏,全区水资源量为5.17亿立方米,但人均仅为771.33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总量的1/3,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规划至2020年,福山区人口将达88.50万人,面对城镇化、工业化、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福山区水资源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将门楼水库规划为禁止建设区,一方面是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更是为了
18
烟台市福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大程度满足福山区用水需求。总之,福山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承载力情况不容乐观。 3.环境承载力
福山区生态红线面积为25905.53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36.45%,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将门楼水库规划为禁止建设区,面积为1695.66公顷,门楼水库不仅为福山区提供大量的水资源,并且对调节区域小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多样性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在福山区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在参照建筑设计相关标准下,对土地资源的状况进行综合评定,以确定土地的适宜程度区域是否适宜开发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自然的角度其主要是多侧重于对地面状况的考虑,如地基承载状况、地形地貌状况、地质环境状况等,这些基础要素都直接影响着建设成本的高低,而社会经济的主要侧重于对区域基础设施、距城市的远近的考虑。
福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主要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地貌条件、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四个方面选取地基承载力、地形起伏度、地表破碎度、交通便利度、人口毛密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建设用地年增量等14个指标,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将福山
19
烟台市福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区划分为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以及禁止建设区四个建设用地适宜区。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如下所示:
Ri??wj?1nj*Xi j
MCR建?fmin(Dij?Ri )j?n?i?m式中Xij 为各评价指标阻力系数值;wj 为第j项指标基础权重;MCR建为建设用地克服的最小累积阻力值;f为最小累积阻力与生态过程的正相关关系;Dij为从源j到景观单元i的空间距离;Ri为景观单元i对运动过程的阻力系数。
通过对福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分区,全区适宜建设区与较适宜建设区规模为31482.91公顷,占福山区辖区总规模的44.30%,其中包括现状建成区17531.24公顷,占福山区现状已建成区的92.97%。
四、规划调整完善目标与指标
1.调整原则
(1)总体稳定、局部微调
坚持《规划》确定的指导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不变,继续实施《规划》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局部调整完善《规划》,增加耕地保护任务,适度核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优化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
(2)应保尽保、量质并重
坚持耕地保护,积极响应国家保障18亿亩耕地数量保护红线和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