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听课评课记录
《酸的和甜的》评课稿
近日,观摩了本组教师徐秀花执教的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在几个小动物之间展开,小狐狸吃不到葡萄架上的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小兔和松鼠轻信狐狸的话,而小猴亲口品尝,得知葡萄是甜的!
本节课,徐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交流多,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模式。在生字词的认读中,老师采用指名读、小老师领读、跳读等方式,进行了反复的训练,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达到人人过关的目的,训练扎实有效。
在课文的朗读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方式指导朗读,比如:师生对读、评读等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徐老师反复强调:读出每个小动物的语气。一节课下来,学生把课文读得文从字顺、绘声绘色、兴味盎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丰富了语言的积累。
本节课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教师对课文的讲授环节,尤其是对课文难点的攻克上。徐老师采用图表的方式,清晰地带领学生构建出课文框架,由此引出本文的难点---凡事要亲自去尝试才行。本课课文虽然简单,但对于学生自己得出这个道理还需要费些功夫,但通过图表框架的方式,学生很自然很容易就得出了结论。
此外,在文本的解读方面,有一点提出来与大家商榷:文中的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课中,学生谈到因为狐狸没吃到葡萄,又不想让别人吃,就说葡萄是酸的。老师表示同意,并由此进一步说,
狐狸真狡猾。虽然是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但是关于“不想让别人吃”“狐狸真狡猾”这一点,到底有没有依据?文中并未介绍说,狐狸到处宣扬“葡萄是酸的”,也未阻止别人吃葡萄。它说“葡萄是酸的”是树上的松鼠听见了,转告给小兔的。那么究竟它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我们讨论认为最重要的是它的自我安慰。因为它对葡萄架上的葡萄觊觎多时,“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跳起来摘葡萄”,它太想吃葡萄了,可是面对高高的葡萄架,它无可无奈何,又心有不甘,只能自我安慰:“葡萄是酸的”。我们认为狐狸“不想让别人吃”“狐狸真狡猾”没有根据。
当然,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本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轻信别人的话,绝知此事要躬行!
最后,对徐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表示敬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