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2016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6:59:20

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可以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

C.《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32.“可以”“有权”“不受……干涉”这样的文字表述经常出现在()规范中。 A.义务性 B.任意性 C.强制性 D.授权性 33.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作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34.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35.()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A.有差别的微笑 B.无差别的微笑 C.反射性的诱发笑 D.自发性的微笑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命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意外事故不是由违法行为引起,所以不具备法律责任的条件。() 2.教师向学生推销商品属于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3.思维与感知觉一样,都是直接对事物做出反映。()

4.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5.游戏是儿童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必经桥梁。()

6.发现法是指教师采用游戏或以游戏的口吻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它体现学前儿童教学活动的显著特点,是学前教育机构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 7.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已经很完善。()

8.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称认识 ,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9.幼儿园的小孩子在绘画课上,不仅仅满足于颜色鲜艳,还力求颜色搭配协调,这说明他们的美感有所发展。()

10.幼儿最早出现的是语词记忆,最晚出现的是动作记忆。()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2.教师资格构成要件包括国籍、 、和 五个方面,缺一不可。

3.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的作用是 、 、改进作用、导向作用。

4. 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5.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即“ ”“人”和“事物”。 6.法律救济的渠道有四种: 、 、 和 。 7.一般认为,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有两类: 和 。

8.量的研究指通过实验、 、 、 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

9.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知的高级阶段。 10. 也叫注意的范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简述幼儿教师需要的主要人格特征。 3.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第3、4题各10分,共35分)

1.某镇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李老师在一次期末考试后把学生的成绩张贴到教室后面的小黑板上,并把最后一名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你每次都考这么少,拖了班里的后腿,影响咱们班的进步,真是没有救了!” 请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分析李老师的行为。

2.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烦躁情绪或反抗性。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应如何正确对待这一阶段的儿童?

3.幼儿东东,因打了人,没有拿到小红花,而其他小朋友都拿到了。当天妈妈来接他时,他不肯回家,非要拿到小红花才肯离园。经过说服,他明白了道理。从第二天起,他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每天都要问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一天,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东东高兴极了。

请用自我意识及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

4.早晨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圈圈,磊磊喜欢红色的圈圈,可是他拿到的是绿色的,于是他想要和好朋友轩轩交换,但轩轩不同意。我看到了此情景,也听到了孩子之间的交流,觉得这是幼儿之间交往的一个好时机,因此,并没有干预,但是我站在他们旁边仔细观察,等待时机进行干预。磊磊看见轩轩不同意也没有强迫,只是跟着轩轩一起玩,于是我以为磊磊放弃了玩红色的圈圈,但绕了一圈,磊磊趁轩轩不注意,用力抢走轩轩手里的圈圈,并扔掉自己的圈圈撒腿就跑,轩轩也不甘示弱,赶紧追了上去。我见机不妙也急忙追过去制止,但轩轩已经追上了磊磊,两人争抢开了,轩轩一急抓到了磊磊的脸上,三道深深的指甲痕留在磊磊的脸上。磊磊顿时哭了起来,尽管轩轩拿回了自己的圈圈,但没有开心,他知道自己闯祸了,有点手足无措,紧张得也快哭了。于是我赶忙请保育员老师送磊磊去医务室消毒。

面对两个孩子之间的冲突,我感到很无奈,本来是想给孩子们一个交往的机会,没想到却酿成了一件祸事,接下来该怎样去面对家长呢?

请你对案例中孩子的行为特点作一评价。你认为案例中的老师处理冲突的教育策略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将怎样跟家长沟通?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略。 2.B【解析】略。 3.D【解析】略。 4.B【解析】略。 5.C【解析】略。 6.A【解析】略。 7.D【解析】略。

8.A【解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即严于律己。 9.B【解析】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两个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教育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通常视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属于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10.B【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很重视儿童在体质、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儿童。 11.A【解析】略。

12.C【解析】幼儿园园长、教师、医师、保健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应接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或经过了有关行政部门的考核,获得资格方可上岗。

13.C【解析】习惯化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强度随该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以至消失,停歇一定时间后遇到同样的刺激又恢复反应的现象。

14.A【解析】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品质方面,活动课程的作用尤为突出。它强调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来组织课程内容。

15.A【解析】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在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者看来,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课程专家所制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就是课程的“建筑图纸和具体施工”,他们应当按照专家对课程的“施工说明”,循规蹈矩地实施教学。

16.A【解析】行走的敏感期是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 17.D【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8.B【解析】顺应是在主体已有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来适应环境。题中的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说明其自己原有的图式无法满足外界环境,就改变原有的图式,顺应环境。

搜索更多关于: 2016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可以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 C.《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32.“可以”“有权”“不受……干涉”这样的文字表述经常出现在()规范中。 A.义务性 B.任意性 C.强制性 D.授权性 33.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作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34.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