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3的相反数是( )
A. B. 3
C.
D.
2.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 把不等式组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A.
B.
C.
D.
16. 如图,把矩形ABCD翻折,使得点A与BC边上的点G重合,折痕为DE,
连结AG交DE于点F,若EF=1,DG= ,则BE=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2
17. 先化简,再求值:(a+b)+(a-b)(a+b)-3a,其中a=-2 ,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2.0分) 18. 解分式方程: .
19. 如图,在?ABCD中,BE、DF分别是∠ABC和∠CDA的平分线.求
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20. 某校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了解学生一
星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从全校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调查,按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t(单位:小时),
A类B类C类将学生分成五类:(0≤t≤2),(2<t≤4),(4<t≤6),
D类(6<t≤8),E类(t>8).绘制成尚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样本中E类学生有______人,补全条形统计图; (2)估计全校的D类学生有______人;
(3)从该样本参与体育锻炼时间在0≤t≤4的学生中任选2人,求这2人参与体育锻炼时间都在2<t≤4中的概率.
4. 在△ABC中,D、E分别为AB、AC边上中点,且DE=6,则BC的长度是( )
A. 3 B. 6 C. 9 D. 12
5. 在一次立定跳远的测试中,小娟等6位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分别为:1.8、2、2.2、1.7、2、1.9,那么
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2 B. 中位数是2 C. 众数是2 D. 方差是2 6. 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12 B. 11 C. 10 D. 9 7. 如图,AB∥DE,∠E=62°,则∠B+∠C等于( )
A. B. C. D.
2
8. 对于二次函数y=-2x-4x+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 当 时,y有最大值3 C.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D. 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
2
9. 已知圆锥的母线长是4cm,侧面积是12πcm,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2
10. 将抛物线y=x-4x+1向左平移至顶点落在y轴上,如图所示,则两条抛物线、直线
y=-3和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图中阴影部分)是( ) A. 5 B. 6 C. 7 D. 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2
11. 分解因式:2a-4ab=______.
12. 计算: =______.
13. 命题“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逆命题是______命题(填“真”或
“假”).
14.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请写出符合该条件的一个一次函数关系式:______. 15.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是切点,PA= OA,阴影部分
的面积为6π,则⊙O的半径长为______.
第1页,共10页
21. 如图,楼房BD的前方竖立着旗杆AC.小亮在B处观察旗杆顶端C的仰角为45°,
在D处观察旗杆顶端C的俯角为30°,楼高BD为20米. (1)求∠BCD的度数; (2)求旗杆AC的高度.
22. 如图,已知以Rt△ABC的边AB为直径作△ABC的外接圆⊙O,∠B的平分线BE交AC于D,交⊙O于E,
过E作EF∥AC交BA的延长线于F. (1)求证:EF是⊙O切线;
(2)若AB=15,EF=10,求AE的长.
23. 如图,双曲线
2
24. 如图,二次函数y=ax+c的图象经过点 , 和点C(-4,5),点B(0,5)
与直线y2=k2x+b相交于A(1,m+2),B(4,
m-1),点P是x轴上一动点.
(1)当y1>y2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2)求双曲线
2
(1)求二次函数y=ax+c的解析式;
(2)在图①中仅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在y轴上确定点P,使∠APO=∠BPC,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
(3)在(2)的条件下,如图②,过点P的直线y=kx+b交二次函数y=ax+c的图象于D(x1,y1),E(x2,y2),且x1<0<x2,过点D、E作x轴的垂线段,垂足分别是F、G,连接PF、PG, ①求证:无论k为何值,总有∠FPO=∠PGO;
②当PF+PG取最小值时,求点O到直线y=kx+b的距离.
25. 已知点A、B在⊙O上,∠AOB=90°,OA= ,
上的一个动点,求∠APB的度数; (1)点P是优弧
(2)如图①,当tan∠OAP= -1时,求证:∠APO=∠BPO;
的中点时,点Q在 上移动(点Q不与点P、B重合),若△QPA(3)如图②,当点P运动到优弧
的面积为S1,△QPB的面积为S2,求S1+S2的取值范围.
与直线y2=k2x+b的解析式;
(3)当△PAB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第2页,共10页
第3页,共10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故选:D.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那么第三边应等于中位线长的2倍,计算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答案】C
【解析】
解:-3的相反数是3. 故选:B.
依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反数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
解:平均数=中位数是1.95, 众数是2,
≈1.9,
222222
方差=[(1.8-1.9)+(2-1.9)+(2.2-1.9)+(1.7-1.9)+(2-1.9)+(1.9-1.9)]≈0.037,
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
D、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题型.
故选:D.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难度一般. 3.【答案】A
【解析】
6.【答案】A
【解析】
÷30°=12. 解:360°故选:A.
由已知得每个外角为30°,根据外角和为360°即可求得多边形的边数.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掌握边数×一个外角=360°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
解:解不等式x+1>0,得:x>-1,
解不等式6-3x≥0,得:x≤2,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 故选:A.
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口诀即可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
解:∵AB∥DE,
, ∴∠E=∠BFE=62°
∵∠BFE=∠B+∠C,
, ∴∠B+∠C=62°故选: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 4.【答案】D
【解析】
解:∵△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且DE=6, 6=12, ∴BC=2DE=2×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8.【答案】B
【解析】
第4页,共10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