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7-语言表达-1-技巧与要求
第七章语言表达
第一节 交际与交际技巧
【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表达能力是公关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如何能够在交际活动中运用自如,有
较强的交际技巧,这是我们本节课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交际技
巧。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交际中加强自信心的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交际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是克服交际心理障碍和培养幽默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 【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组织课堂 教学内容 师生互致问候,准备上课 案例导入,思考问题: 1.案例体现了公关人员应具备的新课导入 能力是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能力的?请学生回答,并由此导入新课 一、交际与交际心理 1.案例导入,请同学们分析案例 2.教师总结 讲授新课 二、交际的基本技巧 1.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2.掌握交谈艺术 用幻灯片例举实例 用幻灯片例举实例 建议用时7分钟 用幻灯片例举实例 表现手段 建议用时8分钟。 教学用时 建议用时10分钟 假如自己刚刚踏入一个交际场合, 课堂训练 有人拿你的姓名和身材、长相开玩笑,建议用时15分钟 而此时恰好有陌生人在场,你将怎样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的局面 课堂小结 作业 【课堂外延】 1、知识补充: (1) 幽默自己
幽默的对象不一定都是别人,把自己当作幽默对象,也会妙趣横生,意味无穷的。幽默自己人是一种心态的流露。幽默者沉稳地微笑着,用闪烁着智慧的目光看社会,看人生,看自己,显示出自己深刻地洞察生活、客观地理解生活的敏锐和聪颖。 (2)仿拟
所谓仿拟,就是故意仿照现成的词语、句子、篇幅而编造出来的某一新的词语, (3)别解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有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有近义词,同义词,多义词所谓别解,就是不从正面去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而是对字形,字音等作巧妙的辩析。 (4)修辞
修辞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有些修辞方法如夸张、双关、歇后语等,本身即带有俏皮话的成分。 (5)违反逻辑
从一定角度讲,幽默产生于不协调,产生于谬误。其关键在于这种不协调或谬误必须处在人们能够容忍的程度和范围内。 2、拓展训练
想一想自己在与同学、亲戚及生疏的人交往的情况是怎样的?简述如何克服交际心理障碍?
【教学建议】
教师可根据学生训练情况,利用课下或机动课时,指导不符合要求者进行重复训练。
建议用时2分钟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表达是交际中的关键,公关人员的语言表达也要掌握相应的基本要求,本节课主要介绍的就是关于语言表达的相应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交际中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不同场合、对象对语言表达的要求 教学难点:是掌握口语表达的技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 【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组织课堂 教学内容 师生互致问候,准备上课 案例导入,思考问题:这两个案例新课导入 给我们哪些启示?请学生回答,并由此导入新课 一、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 2.教师总结 讲授新课 二、口语表达的技巧 运用练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技巧 用幻灯片例举实例 用幻灯片例举实例 用幻灯片例举实例 建议用时10分钟 用幻灯片例举实例 表现手段 建议用时5分钟。 教学用时 建议用时15分钟 课堂训练 课堂小结 作业 【课堂外延】 1.知识补充: 关于无声语言:
分析案例 建议用时10分钟 建议用2分钟 无声语言即传递信息和情感不发出声音而以肢体传达信息,通常指体态语,即人的表情,姿态、动作、服饰等所表达出的无声信息。体态语主要包括手势、目光、姿态和表情等。
心理学家认为,体态语等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不仅非常多,而且非常深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时候有些无法表达或不适于言辞表达的意思,往往借助于表情、动作或姿态来完成,而表情、动作、姿态等还能起到加深语义、增强语感的功效。一方面,信息传播者可以借助无声语言的辅助作用来表达多种意思,另一方面,信息接受者也需要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等来捕捉隐藏在有声语言后面的真意。 2.拓展训练:
(1)用普通话朗读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片段或一首诗歌(时间不少于三分钟,可以看着材料读)
(2)面向全班同学,说一个绕口令(内容短的可连说3—5遍) 【教学建议】
本节可采用讲述法和练习法,在训练一种说话形式之前,介绍相关的知识。对知识和技巧不要引导学生记诵,而要通过训练来掌握。技能训练要面向全体,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同时要注意把课堂训练与课下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