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年高考文综试题(全国卷2)
2010年高考全国2卷试题(文综)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本卷共4页,4大题,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6.(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4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图4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12分)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4分)
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至被称作
的新型
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
在,离
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
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和居住人口都超过,这些市镇充斥着,
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着外地客商,
----
远方市场。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上海、天津、汉口等被
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
的
大的发展。
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游民无产者。但中国近几十年之内,帝国主义的商品早把农村手工业冲破了,早制造了多数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则发达较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信息因。(8分)
总人
以上,是增长
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12分)
的特点和影响。(12分)
(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原
38.(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宝钢遇到投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宝钢认识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围绕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656条,其中14239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2009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
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
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最佳实践者”活动能够提供企业(12分)
原因。
(2)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宝钢为什么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逆势而上。(10分)
(3)“最佳实践者”活动凸显了“尊重劳动”的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劳动”。(10分)
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际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它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至1941年被迁走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业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及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方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委员会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中国从中亚运输的天然气主要依靠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在土库曼斯坦
举行。天然气管道开通前,,在国家东部地方的辽阔土地上
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
图5
材料三
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期、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
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互相国”机制。
与友好合作
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
特点和意义(16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16分)
(3) 图5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将正确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4分)提示
A.1300km B.1800km C.1000km D.2100km
(4) 结合材料二各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开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指出
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能源合作时应采取的主要策略。(10分)
(5) 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体现这一
作用的具体史实。(4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