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五下地表的变化说课

五下地表的变化说课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9:14:30

《地表的变化》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第八课《地表的变化》。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对这一课作一个简略的概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地表的变化”,是同学们在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之后,综合前面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千姿百态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才形成的,并且形成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教材分两课时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出示喜马拉雅山的图片及科学家的考察信息让学生推测喜马拉雅山以前的情况,从而认识地质的变化。第二部分是出示典型的由于自然力量形成的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探讨地表千姿百态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以巨大的岩石为什么最后变成细小的泥沙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风化作用,知道千姿百态的地貌是大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是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认识侵蚀作用,并引导学生寻找自然搬运力量。第五部分是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通过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我设定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地表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受自然界的流水、冰川、风、气温的变化的影响和人类的活动的影响。

2、科学探究目标:①能根据资了推断很久以前的地形并能对一些现象作出大胆假设;②能通过模拟实验解释风化和侵蚀;③对人类的活动作出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从而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的相处并且热爱自然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从本课的内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上考虑,我把本课教学重点定为“认识自然的力量对地表的影响。”难点定为“应用模拟实验对风化、侵蚀的解释。”

二、说学生情况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对地球有了一定了解,并且前一阶段学生经历了关于地球知识的一系列的学习和探究,对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地球表面的面貌为什么会千姿百态学生不了解,或者只了解很少的一部分,所以本课就这一困饶学生的问题开展研究。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同学相互协作,通过实验和查阅各种资料的方法揭开这个秘密。

三、说教法与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经历有意义的探究活动而获得的。根据这一理论,结合学生素质特点和教材内容,这节课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情境教学、实验探究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推测——发现——假设

——收集证据——证实” 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通过调查和实验自己去解决有关地表变迁的更多问题。

对于本课教材中“了解家乡历史上地表改变情况”的教学内容我做了一点处理。这一内容教材安排在对“是什么力量使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的充分假设后,而我把它安排在学习了通过模拟实验了解风化作用后,即在学生对地貌千姿百态的假设之后让学生经历实验,收集证据证实自己的假设的探究过程,因为这样安排知识点上下衔接更紧密,过度更自然,对于学生的理解更有帮助。另外,对于“了解家乡历史上地表改变情况”这一知识点,我不仅让学生开展讨论,更要求学生课后开展调查,一小组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精神和本课的特点,本课的两课时我这样设计:

第一课时

(一)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课件,要求他们边看边思考:喜马拉雅山在很久很久以前会是什么情况?依据是什么?(课件出示喜马拉雅山的图片:喜马拉雅山使世界最大的山系。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而在20世纪60十年代,科学家们却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人们还在山体的岩石中发现鱼、海藻、海螺的化石)

接着,展开讨论,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三,阅读第二十五页资料了解沧海桑田的变迁。

(二)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首先,通过阅读已经知道沧海会变成桑田,那么沧海是如何变成桑田的呢?我让学生继续观看几幅图画,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课件出示火山口湖、海边礁石、石林、风蚀石图,让学生体验自然力量的神奇,欣赏自然的美)

接着,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大胆猜测。

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假设设计出验证性的研究方案。这一部分一定让经历,让学生养成先动脑后动手的习惯,并且让学生充分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时哪些环节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在学生明确各注意点后让学生实验,观察收集证据,对岩石变成泥沙的现象作出解释。

最后,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风、流水、气温的变化还有什么力量也能造成岩石的破碎?

以上环节我为学生创设产生问题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图画直接产生疑问: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变得千姿百态,然后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课后拓展

通过刚才的活动,学生了解地貌的变化是受流水、空气、温度、日晒、生物破坏的影响,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地貌经过哪些变化?最后,以此为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完成一份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更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课时

搜索更多关于: 五下地表的变化说课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地表的变化》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第八课《地表的变化》。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对这一课作一个简略的概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地表的变化”,是同学们在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之后,综合前面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千姿百态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才形成的,并且形成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教材分两课时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出示喜马拉雅山的图片及科学家的考察信息让学生推测喜马拉雅山以前的情况,从而认识地质的变化。第二部分是出示典型的由于自然力量形成的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探讨地表千姿百态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以巨大的岩石为什么最后变成细小的泥沙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风化作用,知道千姿百态的地貌是大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是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认识侵蚀作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