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知识复习题(带答案)
<<机械知识>>期终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实现互换性的条件是对同一规格的零、部件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制造 。 2、互换性按互换程度和范围不同分为 完全互换性和 不完全互换性 。 3、尺寸可分为 基本 尺寸、 实际 尺寸、 极限 尺寸。 4、偏差有 实际偏差 和 极限偏差 之分。
5、公差值恒大于零,是表示 工件加工尺寸精度的指标,而偏差是代数值,是判断 工件尺寸是否合格的
依据。
6、配合分为 间隙 配合、 过度 配合和 过盈 配合三类。
7、当相配合的孔、轴之间要求有相对转动、摆动或滑动时,应采用 间隙 配合。 8、标准公差分为 20个 等级,其中 IT1 精度最高, IT18 精度最低。 9、公差带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公差带的大小 和 公差带位置 。 10、孔和轴各有 28 种基本偏差代号。 11、为了便于生产和使用,国标对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规定了 基孔制配合 和 基轴制配合 两种配
合制度,在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 基孔制配合 。
12、在基孔制配合中, 孔 是基准件,称为 基孔制 ,其基本偏差代号为 H,基本偏差为 下偏差EI ,
其数值等于 0 。
13、在基轴制配合中, 轴 是基准件,称为 基轴制 ,其基本偏差代号为 h ,基本偏差为 上偏差es ,
其数值等于 0 。
14、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 形位公差 。
15、表述零件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态称为 表面粗糙度 。
16、表示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表示 用去除
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 。
17、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分为幅度参数、间距参数、混合参数以及曲线和相关参数,其中幅
度参数为基本评定参数。
18、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值越大,表面越粗糙,Ra能充分反映表面轮廓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19、按传动原理不同,带传动分为 摩擦型 和 啮合型 两类。 20、常用的带传动有两种形式,即 平带传动 和 V带传动 。
21、带传动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带和带轮之间的 摩擦力 传递运动和力。 22、在相同条件下,平带的传动能力 小于 V带的传动能力。
23、在带传动中,带与带轮接触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称为 包角,不得小于120° 。
24、V带是无接头环形带,其横截面等腰梯形的的楔角为 40度,由 包布 、 顶胶、抗拉体 和底胶 组
成。
25、V带已经标准化,国标将V带的型号规定为Y、Z、A、B、C、D、E七种,其中Y型横截面尺寸和基
准长度最小,E 型横截面尺寸和承载能力最大。
26、带传动比越大,两轮直径差越 大,为满足正常传动要求,V带传动比不能过大,一般不大于 7 。 27、带传动的张紧方法主要有 调整中心距 和 使用张紧轮 两种。
28、V带轮的典型结构有 实心式 、 腹板式 、 孔板式 、 轮辐式 四种。 29、链传动是以 链条 作为中间挠性传动件而传递动力的,属于 啮合 传动。
30、在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链是 滚子链 ,它由 内链板 、 外链板 、 销轴 、 套筒 和滚子组
成。
31、滚子链长度用 节数 表示,链节数应尽量选取偶数。 32、齿轮传动按啮合方式分为 外啮合 和 内啮合 。 33、目前绝大多数齿轮采用的是 渐开线 齿廓。
34、一对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 模数 和 齿形角 分别相等。 35、齿轮的端面齿廓为一段渐开线的齿轮称为 渐开线 齿轮。
36、标准规定渐开线齿轮的标准齿形角是 20° 。
37、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分度圆上的 齿厚 和 槽宽 相等。
38、模数是齿轮几何计算中重要的基本参数,模数越大,轮齿越 大 ,齿轮的强度 高 。 39、按螺旋角方向不同,斜齿圆柱齿轮分为 左旋 和 右旋 两种。
40、一对标准外啮合斜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 模数 和 法向齿形角 分别相等,齿轮的螺
旋角相等,旋向 相反 。
41、蜗轮蜗杆传动中主动件一般是 蜗杆 ,从动件一般是 蜗轮 。 42、常见齿轮失效形式有 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轮齿折断、轮齿塑性变形 五种。 43、由一系列相互啮合齿轮组成的传动装置叫 轮系 。 44、根据轮系运转时各齿轮的轴线是否固定,可分为 定轴轮系 和 周转轮系两种基本形式。 45、按各轴的轴线是否平行,定轴轮系可分为 平面定轴轮系 和 空间定轴轮系 。 46、在轮系中与传动比无关,只影响从动轮转向的齿轮称为惰轮。
二、名词解释
1、互换性: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经任何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完全满足产品使用性能要求的特性。
2、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代数差。P5 3、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代数差。P5 4、极限尺寸: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P3
5、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P7
6、基本偏差:在国家标准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近的的那个极限偏差。P10
7、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P14
8、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P14
9、传动比: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比。P30
10、模数 :为了使设计和制造上的方便,使齿轮具有广泛的互换性,人为地把p/π规定为标准值,将该值称为模数。P42
11、包角:在带传动中,带与带轮接触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 P30
12、渐开线:在平面上,一条直线沿着某一固定的圆作纯滚动时,此动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运动轨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P39
13、齿轮失效:齿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损坏,使其失去工作能力的现象。P48 14、定轴轮系 :在运转时,各齿轮的轴线在空间的位置都固定不懂得轮系。P53 15、惰轮:在轮系中与传动比大小无关,只影响从动轮转向的齿轮。P55
三、简答题。
1、解释V带标记A1100 GB/T 11544-1997 的含义。 表示基准长度为1100mm的A型V带。
2、带传动为什么要设置张紧装置?其形式有哪些?P33
答:带在传动过程中长期受拉力作用,必然产生塑性变形而出现松弛现象,使其传动能力下降,因此
一般带传动应该有张紧装置。 3、链传动的特点是什么?P35
答:链传动的特点是具有准确的传动比,传动能力大,效率高,但工作时有冲击和噪声,多用于传动
平稳不高、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4、解释滚子链标记10A—2—90 GB/T 1243—1997的含义 。 答:表示链号为10A的双排90节滚子链。 5、齿轮传动的基本特点有哪些?P39 答:齿轮传动的基本特点有
(1)齿轮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很大;(2)属于啮合传动,瞬时传动比恒定,且传动平稳、可靠;
(3)齿轮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4)齿轮种类繁多,可以满足各种传动形式的需要;(5)齿轮的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 6、判断蜗杆蜗轮的转向 (1)判断涡轮
回转方向 (2)判断涡杆
回转方向
7、定轴轮系的功用有哪些?P54-55 答:(1)联接相距较远的两轴传动;(2)获得很大的传动比; (2)改变从动轴的转速;(4)改变从动轴的转向。
四、计算题
1、计算下列孔和轴的尺寸公差。
(1)孔
(2)轴
2、已知孔为
,轴 为,求此孔的公差并判断其配合性质 。
3、有一链传动,已知两链轮的齿轮齿数分别是z1=20,z2=50,求其传动比i12;若主动轮转速
n1=800r/min,求其从动轮转速。
4、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模数m = 10 mm , z = 20 ,求齿距p和分度圆直径d。
5、已知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Z1=21, Z2=63, m=4mm,求两轮的 d1, d2, da1, da2, df1, df2。
6、如图所示轮系中,各齿轮均为标准齿轮,且Z1 =16, Z2=48, Z3 =15, Z4= 45,蜗杆Z5 =2,蜗轮Z6=40,
n1=800r/min。试求蜗轮的转速n6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直箭头示意法) (13分 )
1 2
4 3 5 6 《机械知识》期末复习题(五至七章)
一、填空:
1、铰链四杆机构是由四个杆件通过 铰链 连接而成的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有 曲柄摇杆机构 、 双曲柄机构 和 双摇杆机构 机构。 3、铰链四杆机构由 机架 、 连架杆 和 连杆 组成。
4、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杆长条件为: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 小于或等于 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 5、铰链四杆机构满足曲柄存在的杆长条件时,若取最短杆的邻杆为机架则构成 曲柄摇杆 机构;若取最短杆的对面杆为机架,则构成 双摇杆 机构;若取最短杆为机架,则构成 双曲柄 机构。 6、曲柄摇杆机构具有特殊的运动特性,主要有 急回特性 和 止点位置 。
7、铰链四杆机构的止点位置将使机构在传动中出现静止 ,或发生运动方向 不确定 现象。 8、曲柄滑块机构,可从 曲柄摇杆 演化而来,它是将 摇杆 转化成 滑块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