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18:52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首先请大家先看看这四个案例: 案例一:

刘先生,7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治疗,今早开始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500ml及0.9%氯化钠溶液500ml,滴速为70滴/分,一小时后,当护士来巡房时,发现患者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案例二:

王女士,30岁,阑尾炎术后第五天,体温36.3度,伤口无渗血渗液,今早继续静脉点滴抗生素,半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体温40度,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案例三:

张先生,32岁,因肾小球肾炎住院治疗,入院后左上臂埋入留置针一枚,第四天护士输液时,患者主诉左上臂疼痛,肉眼可见左上臂紅肿,发热。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案例四:

赵先生,66岁,因病情需要进行加压输液,当护士去治疗室取物品回到患者床前时,发现患者呼吸困难,有严重发绀,患者自述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护士立即给予患者测血压,75/55mmhg。这四个案例都是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不同的不适反应,那么我们在护理过程中,面对这些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

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可以掌握处理这些情况的具体方法。 第一个案例中刘先生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了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那么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如上反应?我们在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 一、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1、

原因:

(1) 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2) 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

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

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

护理:

(1) 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2) 处理:①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②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

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

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

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⑤静脉放血200~300ml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忌。

第二个案例中王女士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了发热反应,而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发热反应呢?发热反应又有哪些临床表现?我们在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

二、发热反应

1、 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如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2、 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

3、 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 4、 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

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5、 护理:

(1) 预防:

(2) 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 (3) ②严格无菌操作

(4) 处理:①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②

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③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三、静脉炎 1、 原因:

(1) 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

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2) 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 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

发热。 3、 护理

(1) 预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

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2) 处理:①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

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②超短波理疗。③中药治疗。④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四、空气栓塞 1、 原因:

(1)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2) 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3) 拔出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4)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2、 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

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 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心电图里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这是由于大量空气进入右心室 后阻塞在肺动脉入口,使右心室 内的血液不能进入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 3、 护理

(1) 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②输液过程中

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2) 处理:①如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右侧头低足高们,使气体浮向

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打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②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③有条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④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全部内容,现在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最后再送给大家一句话“怀仁爱之心、启精微之智、尊慎独之行、守性命之责。”相信我们只要坚守这样的行医宗旨,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能更好的预防这些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谢谢大家!我的讲课结束。

搜索更多关于: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首先请大家先看看这四个案例: 案例一: 刘先生,7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治疗,今早开始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500ml及0.9%氯化钠溶液500ml,滴速为70滴/分,一小时后,当护士来巡房时,发现患者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案例二: 王女士,30岁,阑尾炎术后第五天,体温36.3度,伤口无渗血渗液,今早继续静脉点滴抗生素,半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体温40度,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案例三: 张先生,32岁,因肾小球肾炎住院治疗,入院后左上臂埋入留置针一枚,第四天护士输液时,患者主诉左上臂疼痛,肉眼可见左上臂紅肿,发热。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案例四: 赵先生,66岁,因病情需要进行加压输液,当护士去治疗室取物品回到患者床前时,发现患者呼吸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