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路顶管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均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健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施工物质条件生产准备
施工工程中所需的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品种多、数量大,保证按计划供应,对整个施工过程举足轻重,直接影响工程工期、质量和成本。 3.1 材料准备
⑴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拟定工程施工材料供应计划。并对水泥、钢材、木材等各项建筑材料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按计划分批进场。
⑵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3.2 构配件加工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的所提供的各种构配件,提前做好加工、翻样、预制、预埋件加工等工作,并编制相应的需求量计划表,按计划有条不紊实施,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3 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提供的施工机械数量,拟订施工机械计划表,按计划组织相应施工机械进场就位。 3.4 运输准备
配备相应的运输车辆,便于小型配件、生活物资、小批量材料的运输、
21
材料送检和业务联系等日常工作开展。 4、施工现场准备
⑴现场调查踏勘和环境调查:从工程中标后,即着手进行现场调查,申请并联系办理有关事宜;了解现场交通状况,向业主、监理提交现场交通导流组织方案及绿化拆除申请,了解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情况,向业主、监理提交拆迁报告及地下障碍物的改移保护方案;调查联系渣土消纳场地及现场余土的外运消纳场地;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上述工作在工程正式开工前陆续完成。
⑵现场三通一平:工程开工前,向业主及地方水电管理部门提交水电供应申请、办理变压器报装及水源引接手续。争取在申请批准后五日内完成水电临时线路的铺设工作;社会交通道路的改移、临时施工的道路交通网络,按需要尽快完成。
⑶临时设施搭建:工程开工前完成现场临时占地的申请手续,现场围挡在开工前完成,
⑷施工队伍进场组织:项目经理部在任务落实后三日内组建完毕并进场开展工作;施工队伍于开工前五日组织进场,同时进行进场教育及技术培训。 ⑸机械设备进场组织:前期施工的部分机械设备于开工前五日组织进场,同时进行维修、保养及调试等工作。后续施工机械随施工进度需陆续组织进场。
第五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施工总平面布置由项目部总体布置,统一协调,按公司标准统一维护设施,施工场地统一规划、安排、统一管理。具体原则如下:在满足建设单位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我公司标准,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布置施工现场。 ⑴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施工用地。
22
⑵在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双标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原有设施,减少临时设施的建设投资。
⑶合理组织场内交通运输,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二次搬运,避免各工种、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干扰。
⑷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尺寸场地的要求,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布置,生活区租用附近居民房。
⑸符合施工现场给水排水规范要求和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 ⑹符合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范的要求。
⑺在场地布置时,避免各专业的相互干扰,并且应满足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要求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
⑻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到室外工程的施工状况。 ⑼按施工进度分阶段调整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2、施工临时用水布置
根据建设单位安排,施工现场用水取至原有的供水系统网,此水作为施工和生活用水,用管道作为主进水管接入施工现场各用水点供水。各分水点按现场实际需要用增设。 3、施工临时用电布置
施工现场用电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电力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施工现场另配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 4、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用地 4.1 项目经理部
办公场地就近租用,在200平方左右。 4.2 临时维护
临时设施主要为施工作业点的安全维护,均采用蓝色彩钢板维护。
23
4.3 排水系统
在生产生活区内与就近排水系统相结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4.4 临时用地表
施工临时用地表见附件《临时用地表》。
第六章 施工技术方案、主要施工工序及技术措施
1、沉井(工作井、接收井)专项施工方案
本工程标段设计顶管工作井9座、接收井6座、检查井11座,工作井和接收井均采用沉井施工法完成。其中方井为长8m3宽4m的工作井,3.5m33.5m的接收井;圆井为直径8m的工作井,直径3.5m的接收井。工作井圆井井壁厚为0.5m,方井井壁厚为0.7m,接收井井壁厚为0.4m。干管检查井直径为1.2m,壁厚为0.2m。沉井顶部上方覆土约为1.2m,井盖板厚0.4m,沉井井身深约在5m至8m之间。 1.1沉井施工的特点
沉井下沉主要依据沉井的自重,克服井壁外侧与土的摩擦力和井壁下
部刃脚的阻力。在沉井下沉时,井壁外侧面产生的摩擦力,相对于刃脚的阻力要小。通过井内取土,从而破坏刃脚部位土体承载力的平衡,沉井在不断下沉时向井内挤土,以达到沉井顺利下沉的目的。 1.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 施工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参数 (1) 施工工艺流程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