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生物学技术及生产生活应用)
宜州一中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四:生物学技术及生产生活应用
生物繁殖技术——植物克隆、动物克隆;
生物育种——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
生产细胞产物——单克隆抗体、工程菌生产相应蛋白、生物反应器; 分子生物学技术——层析法、离心、电泳;PCR;
微生物——纯化培养、接种方法、无菌技术、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传统发酵技术; 与疾病有关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治疗型克隆、基因沉默。 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科技相关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主要应用于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
B.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
C.动物细胞培养时可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 D.生态工程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环境问题 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中常用DNA探针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B.动物体细胞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愈伤组织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调控 D.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物种丰富度和能量传递效率 3.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与黏性末端的碱基互补无关
B.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传代的细胞系,往往带有癌变的特点 C.接种于培养瓶中的植物组织块给予适当的条件可产生愈伤组织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4.在高光强、高温和高氧分压的条件下, 高粱由于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其利用CO2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其转入水稻体内,从而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此过程中会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等工具 B.此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子,缩短育种周期
C.Ppc基因导入受精卵是此技术的关键,否则不能达到该基因在各组织细胞都表达的目的 D.此项技术是否成功必须测定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同化二氧化碳的速率 5.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在医学研究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6.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限制性内切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B.若要检测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是否表达,可采用DNA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 C.通过PCR技术可大量获取目的基因
D.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
专题四 第1页
7.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过程②的酶是逆转录酶,过程③④⑤利用PCR技术 B.B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受体细胞
C.催化过程⑦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促使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D.⑨过程一般是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的 8.耐冷菌是生活在低温环境下的一类微生物,在0~5 ℃可生长繁殖,最高生长温度一般在30 ℃左右。关于耐冷菌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耐冷菌参与代谢的酶在低温下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B.不同取样地点相比较,北方寒冷地区水土中较易分离出耐冷菌
C.探究耐冷菌生活的最适温度,自变量应为温度,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
D.分离纯化耐冷菌的过程中,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丢弃 9.现代生物技术中常常用到“筛选”方法。下列筛选能成功的是 ①在无N培养基上能筛选出硝化细菌 ??
②利用加有伊红和美蓝的培养基,能筛选出大肠杆菌 ?? ③利用病菌(毒)侵染,能筛选出转基因抗病植物新品种??
④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含盐培养液培养农作物,可筛选出耐盐植物??
A.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0.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见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育种方法运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B.过程②③④育种方法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aaB_的类型经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
C.过程⑤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过程⑥⑦应用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1.为研究某种药物对人体细胞的毒害作用,研究人员以哺乳动物组织块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下表结果。下列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培养瓶编号 药物浓度(相对值) 变异细胞比例 1 10 0 2 50 1/106 3 100 1/106 4 300 2/106 5 900 8/106 A.实验应在氧气充足,25℃环境条件下进行 B.可利用显微镜观察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 C.实验还应设置一个不加药物的空白对照组
D.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低于50mg/L时该药物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
专题四 第2页
12.治疗性克隆有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
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病人
取出
健康细胞 分离
细胞核 移植
去核卵细胞
重组细胞 发育
②
应用治疗 脏器组织细胞 神经细胞等
脏器组织干细胞 神经组织干细胞等
①
胚胎干细胞
分离
囊胚
A.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 B.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①、②过程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D.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潜能保证①过程的进行
13.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C.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细胞结构
14.筛选是生物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中,利用目的基因对受体细胞进行筛选 B.杂交育种中,利用病原体感染法筛选出F2中抗病植株 C.细胞工程中,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细胞
D.微生物培养中,利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1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粗提取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进一步纯化DNA B.制作果醋时应避免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 C.制作果酒时应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的影响
D.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数目,应采用平板划线法
16.药用植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用途的经济植物,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医疗和保健作用。药用植物的品种改良工作引起了科研人员的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用薏苡花粉培养出单倍体植株,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了 。为鉴定单倍体植株,进行染色体观察的主要步骤为 。 (2)川芎易受病毒侵染造成大幅度减产,用川芎的___________作为外植体进行脱毒培养,在适宜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诱导下,外植体经______________形成脱毒川芎。
(3)科研人员试图通过___________技术将中药柴胡的药效成分基因转入胡萝卜。他们将柴胡的原生质体与胡萝卜原生质体进行融合,通过组织培养最终获得了再生愈伤组织。 (4)茛菪中分离得到的天仙子胺6β羧化酶基因转入颠茄中,转基因植株能够产生大量的东茛菪碱。这项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种间的_____________。若从分子水平上检测天仙子胺6β羧化酶基因是否成功在颠茄细胞中转录,可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基因探针与__________进行杂交。
专题四 第3页
17.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相应的问题:
(1)为了获得脱毒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是 。 (2)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外植体 。 (3)在生产实践中为获得大量的细胞产物如:紫杉醇,可将① 放入液体培养基中的经机械作用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浮液,再经过 即可获得大量细胞。
(4)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发生_____ 异常,进而使植物出现遗传不稳定甚至不育。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 、 、 等育种过程中。
18.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传染病,目前常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预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1。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口蹄疫病毒的VP1蛋白进入动物体内,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VP1蛋白在免疫反应中称为 。
(2)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要获得VP1基因可用 的方法合成DNA,再用 将VP1基因片段切下。
(3)过程⑥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各种必需营养物质和 等激素外,还需要添加 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叶片小段。
(4)获得表达VP1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需要进行免疫效力的测定。具体方法是:将转基因番茄叶片提取液注射到豚鼠体内,每半个月注射一次,三次后检测豚鼠血液内产生的 的数量。为了使结果可信,应设两组对照,分别注射 和 。 (5)口蹄疫疫苗注射到豚鼠体内后,首先由 进行处理和呈递,最终激活B细胞,使其大量增殖分化成 和 ,前者分泌大量抗体,后者在豚鼠再次受到感染时发生免疫应答。
专题四 第4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