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PST671U主后一体保护软件测试记录
PST 671U
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
(主变)
软件测试记录
产品编号 直流电压 交流电流 测试人员 调试日期
220V 1A
刘爱民 2010-6-4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 6月 4日
1 静态模拟试验 1.1 纵差保护 整定值: 定值名称 主变高中压侧额定容量 高压侧额定电压 中压侧额定电压 低压侧额定电压 高压侧PT一次值 中压侧PT一次值 低压侧PT一次值 高压侧CT一次值 高压侧CT二次值 中压侧CT一次值 中压侧CT二次值 差动速断电流定值 差动保护启动电流定值 二次谐波制动系数 分侧差动启动电流定值 整定值 1050.000 525.000 232.000 38.500 525.000 232.000 38.500 1500.000 1.000 2000.000 1.000 5.000 0.400 0.20 0.400 说 明 指以高压侧为基准侧的额定电流的倍数 同上 同上 0.8 3 0.5 0.7 同上 同上 一折段制动电流定值倍数 二折段制动电流定值倍数 一折段斜率 二折段斜率 注:Kjx——TA接线系数,TA为全Y接线Kjx=1,TA为Δ接线Kjx=3 ;为测试方便,一般令各侧CT变比及电压相等。
由于变压器的接线形式和TA二次接线型式的不同,输入的单相电流不一定等于装置形成的差流。对于Y0//d11变压器,如TA接线为d11/Y,差流与输入电流相等。
如TA接线为全Y型,对于Y0侧,其纵差差流为: ?da=(?a-?b)/1.732*Kjx;?db=(?b-?c)/1.732*Kjx;?dc=(?c-?a)/1.732*Kjx;
对于△侧,其纵差差流为:?da=?a*Kjx;?db=?b*Kjx;?dc=?c*Kjx; 1.1.1 纵差速断
在单侧突加电流,记录各侧最小可靠动作电流和显示的差流 动作电流 差流显示 A 高压侧(A) B C 6.67 3.85 A 11.31 3.85 6.67 6.67 3.85 3.85 中压侧(A) B 11.31 3.85 C 11.31 3.85 A 19.68 3.85 低压侧(A) B 19.68 3.85 C 19.68 3.85 纵差速断动作、返回时间: 实测结果: 实测值(ms) 误差(ms) 返回时间(ms) 19.5 19.5 17.90 19.5 19.5 18.20 19.5 19.5 17.30
1.1.2 纵差动作最小值
试验条件:投入差动保护,退出TA断线闭锁差动。
在单侧突加电流,记录各侧最小可靠动作电流和显示的差流 动作电流 差流显示 A 高压侧 B C A 中压侧 B C A 低压侧 B C 0.53 0.54 0.53 0.90 0.90 0.90 1.59 1.59 1.59 0.31 0.31 0.31 0.31 0.31 0.31 0.31 0.31 0.31 1.1.3 纵差比率制动
1.1.3.1 纵差比率制动特性
Id Isd Id2 Id1 Idmin 0 Is1 Is2 Is3 Is4 Is5 Is 差动比例制动动作曲线
差动电流:Icd=|?1+?2| 制动电流:Izd=(|?1|+|?2|)/2 测量点 1 2 3 4 5 Id 0.308 0.872 1.155 2.053 3.849 曲线点 Is 0.411 1.745 2.309 3.593 6.159 I1 0.565 2.181 2.887 4.619 8.083 对应电流 I2 -0.257 -1.309 -1.732 -2.566 -4.234 I1 0.978 3.778 5.000 8.000 14.00 实际加流 (动作) I2 -0.754 -3.847 -5.090 -7.543 -12.446 差动动作、返回时间: 实测结果: 实测值(ms) 误差(ms) 返回时间(ms) 29.5 29.5 17.50 29.0 29.0 19.20 29.0 29.0 17.20 试验条件:
1. 在实际加入电流时,需除以对应的平衡系数并乘以转角系数1.732(高中压侧)。 2. 试验时在高压侧加入电流I1,在中(低)压侧加入稍高于I2的电流,突然加入I1、I2,此时差动应不动作。降低其中一相电流,直至差动保护动作。
3. 记录动作时I1、I2、Id电流,并根据计算出Is电流。 4. 重复上述试验,描点计算比率制动系数S。
注意:在进行高低压侧、和中低压侧试验时,由于高压侧转角的原因,需在低压侧相应相加与高压侧(中压侧)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的平衡电流。 1.1.3.2 分相差比率制动特性
Id Isd Id2 Id1 Idmin 0 Is1 Is2 Is3 Is4 Is5 Is 差动比例制动动作曲线
差动电流:Icd=|?1+?2| 制动电流:Izd=(|?1|+|?2|)/2
测量点 1 2 3 4 5 Id 曲线点 Is I1 对应电流 I2 I1 实际加流 (动作) I2 差动动作、返回时间: 实测结果: 实测值(ms) 误差(ms) 返回时间(ms)
1.1.3.3 小区差比率制动特性
Id Isd Id2 Id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