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7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考纲要求] 工业革命。
考点一 两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
1.条件:“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经济稳步发展。
? 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
?2机器动力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
2.表现?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
? 汽轮船,加强了洲际间的联系;1814年,史蒂芬孙? 发明蒸汽机车,人们迎来“铁路时代”。
思维发散 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形成的理由
1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765年,工人哈格里夫斯发
3.扩展:半个世纪后,工业革命开始向欧美扩散,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1)机器大工业产品丰富,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2)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规模扩大,因而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图解识记]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2.范围:在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3.标志: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合成化工为标志。
?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等。?2交通:戴姆莱和狄塞尔分别发明了内燃机,飞机、汽车
4.成就? 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
3化学:李比希最早提出使用有机化肥;柏琴发现第一种? 人工合成染料。
?4钢铁:出现了多种新的炼钢法。
1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5.影响?2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开始集中,进入
?? 大企业时代。
思维发散
1电力: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生产技术革新的需要推动了新技术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科学技术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果。
史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全球通史》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解读 上述史料从多个角度揭示了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在世界上崛起的因素,如图: 史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解读 史料充分表明了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史论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项目 发明者 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都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都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 产生 部门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发明创造者大多是 工匠 多数是对生产经验 的总结 起源于英国,后来逐渐发展到其他国家 始于棉纺织业,后来主要在轻工业部门展开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创造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工程师 多数是科研产物,量多质高 一开始就在几个国家 同时进行 以重工业和电力行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成果 开展 国家
1. (2013·天津高考)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
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A.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答案 C
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1820年”,19世纪初期的欧洲在经济领域的大事是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5、16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20世纪初形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