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区域:孩子快乐的学习之家
主题区域:孩子快乐的学习之家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满足幼儿兴趣需要,表现其自有天性,发挥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教育形式。按照这一理念,区域应该是儿童的快乐之家、学习之家,然而当我们直面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时,不禁感叹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落差的。
一、现状透视:区域活动成效不佳
镜头一:麻木不仁,“我不知道”
又是集体区域活动时间,走进某班,孩子们都在各个区域里活动。今天,班级开放了四个区域,阅览区、手工区、体育区、表演区。我走进阅览区,阅览区放着一叠书,只见六七个孩子拿着书在翻阅。我看见一个女孩在翻阅《安徒生童话》,就轻轻地问她:“你在看什么书?”她看着我,一脸迷茫地摇摇头。我又问:“你喜欢看书吗?”她回答:“喜欢。”“你在看什么故事?能告诉我里面有谁吗?”她抬起头,不知所措:“我不知道。”
我也翻看着书架上的书,书的种类很多,没有统一的类别。我把老师叫过来问:“阅览区今天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她说:“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能安静、仔细地阅读。”我又问:“有没有更细化的目标?”她就答不上来了。可见,老师对阅览区的设置是非常随意的,一成不变的设置,孩子们或许早已对这叠书失去了兴趣。并且,老师对区域缺乏指导,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书。在孩子迷茫的眼神和懒散的神态里,我看到的只是“麻木不仁”,我根本不能体会到他们对这个“阅读之家”的兴趣和喜爱之情,体会不到他们的快乐。
镜头二:毫无兴趣,“我不想玩”
区域活动开始了,老师交代了注意事项后,孩子们都进区域活动了。拉拉和小米坐在原地不动,她们先不停地说话,后来两人玩起了《拍手歌》的游戏。我问:“你们为什么不去区域玩?”拉拉说:“我不想玩。”“为什么?”小米:“区域有什么好玩的,每一个我都几乎玩过了。”拉拉说:“我才不想玩,科学区的电池都没电的,医院的医生连针筒和药罐都没有,怎么给人看病。”原来,这两个小古怪精灵对区域有很多不满呢!区域一成不变的设置和单一的材料已满足不了她们的兴趣。
上述“镜头”不仅仅是个例,而是在区域活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为儿童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而构建的区域活动将日益失去其价值。
二、反思:症结根源何在
反思一:区域之间零散孤立,缺乏联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