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龙门山镇宝山村总体规划说明书

龙门山镇宝山村总体规划说明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6:48:39

2、不在村内建设和引进有污染的工业项目。

3、污水、垃圾管理,按规划方案实施,达标排放。

4、保护水体,免受污染。

5、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按(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表水按(GB3838—2002)Ⅲ类标准

环境噪声按(GB309—93)1类标准

十三、村域整治规划

对村域中的脏、乱、差、散进行全面整治。

(一)据《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文)的要求,对现有建筑质量较差的房屋进行改造、拆除。新建农宅集中到规划的居民点内;全村共规划6个农村居民点。

(二)对现有院落通过水泥、石板等方法进行硬化,建议不同场所采用不同方式,尤其注意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用桂花树、栀子花树、黄桷树、玫瑰、月季、七里香等景观植物对环境进行美化。对新建农村居民点,应在农房建设的同时搞好绿化,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

(三)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各居民点按居住小区配套文化活动室、托幼班、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及便民售卖。对村道、组道、入户道进行完善和规范。村道红线宽4.5—6.5米,车行道宽3.5米;居民点段一侧设置路灯,并设置绿化;组道红线宽4.5米,车行道宽3.5米,布置绿化带。各居民点供电、自来水、清洁能源、通讯(电话、光纤电视、互通式宽带网)、污水处理统一协调安排。

(四)房屋外观整治。对已建房屋,拆除影响美观的搭建部分,整修屋面,粉刷墙面,根据居民点房屋的风格,进行分类,建议按中国古建筑风格房屋和现代风格房屋分别指导整治。对新建房屋要控制好建筑立面和建筑风格,使之与周围环境和现状保留建筑相协调。

十四、三府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

(一)综合现状及周边环境与地形分析

现状用地位于规划镇区二级台地上。总用地北高南低,起伏不大(最高高程1099,最低高程1077,高差相差22米),较为平坦。用地东北接现状居民点,西北两个方向紧靠自然山体,南临5米宽的村道,西南端有约5米宽季节性的冲沟通过。该季节性冲沟从西北往东南方向横贯用地严重破坏了用地的整体性。在用地中部南北走向上有三回高压线从中穿过(一回10KV、两回35KV),使得可利用地范围变得更加狭小。该地区现状居民用水完全依靠北面山顶上一高位水池提供。

(二)规划依据 1、《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2、《彭州市市域体系规划》; 3、《彭州市总体规划》; 4、《彭州市龙门山镇规划》;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成都市新农村规划编制办法》(试行)成规管[2006]4号 7、《成都市农村地区“三个集中”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8、《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 9、《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0、《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11、宝山村村委会、宝山集团公司及相关政府部门对该用地要求

(三)规划原则

1、复合功能原则,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

(1)生态适应原则,人文与自然互融原则;

(2)产业转型与规划安置结合原则

2、人性和谐原则

(1)塑造健康的生态空间环境;

(2)配置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平公正性;从而达到设施、景观共享;

(3)塑造自然亲和的邻里交往空间,满足健康的社会正常交往需求;

3、营造归属感原则

(1)通过空间组织营造宁静亲切的社区氛围;

(2)服务设施的共享便利原则;

(四)社区定位、规模及配套公共设施

1、社区定位

本规划以满足搬迁户安置为目的,同时兼容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旅游接待等诸多功能,规划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新型社区。

2、社区规模

本次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为新建社区,二期为现状建筑改造群落。

总用地面积9公顷,一期可建设用地面积27390M2,安置搬迁村民35户;二期用地62000M2。

3、配套公共设施

(1)社区内相应的各种服务设施的布置,采用了相对集中布点手法,以保证较小的服务半径,便于居民使用,同时有利于社区内的景观组织;

(2)按功能需求及扰民情况,公共设施建筑物在本社区中的综合布置分为内向型布置和外向型布置两种类型:

内向型布置:结合社区会所设置综合性小型超市一座,建筑面积200m2;邮政代办点一座,社区医疗点一座,便于居民就近就医。

外向型布置:停车场二处约308m2,可供停车11辆;垃圾收集点两处共36m2,变配电室一处20m2 。

考虑到该规划地块临近镇区,由于镇区已经有托幼和小学,规划在该片区内不再设置新的托幼和小学。

规划区内公厕结合社区会所配置,不再单设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两处,具体位置见(结构功能分析图)。

(五)规划构思

1、定位

规划在充分考虑现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前提下,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与美的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定位该社区为“具有居住观赏性的高档次社会主义新时期农民社区”。

2、社区领域界定

为了保证居住环境的安宁,减少外围交通的干扰,用一定的方式划定领域空间是必要的。本社区从实情出发在领域界定中采用了即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又能把社区融入到大地景观中的界定方式(虚空界定方式)划定边界。

该社区北面、西面紧靠自然山体,形成社区背面的天然屏障;而东靠高压走廊,南沿季节性冲沟防护绿带,正体现出虚空界定方式的不遮不挡,用绿化提示性方式来界定空间手法,便于引入外围田园风光,丰富社区内部景观视线,同时又便于形成一个具有私密且温馨的社区空间。

3、社区功能分区

本社区共分为六大组团,分别为一个居住办公组团、两个居住组团、一个商务服务中心、一个综合功能组团和一个休憩游玩区。

居住办公组团:具有办公、居住、会议、集中餐饮等功能,通过建筑的围合形成建筑空间,从而实现空间的动静划分;

居住组团:顺应地势,背山分台成排布置建筑,中间有机穿插绿地,有效灵活组织建筑空间,达到社区内外景观的相互渗透,形成人文建筑和大地景观的共鸣:

商务服务中心:利用人工水体造景,配合以铺地、景观小品等亲水景观元素,塑造休闲亲水空间,同时设置为社区服务的商务服务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

综合功能组团:包括面向本地居民提供居住和对外游客提供接待食宿服务功能;

休憩游玩区:利用自然季节冲沟两侧的防护绿地造景,打造为社区居民提供休憩、游玩功能的休闲平台。

4、社区布局结构

社区围绕商务服务中心分成四大组团,在各组团中形成行道绿地,并加上沿季节性冲沟的休憩游玩区形成六大互相联系的开敞空间,以提高居住质量。

在具体空间组合中,本次规划以“行列式”为基调,顺应山势加以变化组合,形成弧形,且每栋建筑按当地风俗背山布置,并在办公居住组团中利用住宅的布置形成有围、有透、多层

搜索更多关于: 龙门山镇宝山村总体规划说明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不在村内建设和引进有污染的工业项目。 3、污水、垃圾管理,按规划方案实施,达标排放。 4、保护水体,免受污染。 5、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按(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表水按(GB3838—2002)Ⅲ类标准 环境噪声按(GB309—93)1类标准 十三、村域整治规划 对村域中的脏、乱、差、散进行全面整治。 (一)据《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文)的要求,对现有建筑质量较差的房屋进行改造、拆除。新建农宅集中到规划的居民点内;全村共规划6个农村居民点。 (二)对现有院落通过水泥、石板等方法进行硬化,建议不同场所采用不同方式,尤其注意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用桂花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