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教案
word资料可编辑
空 气
───凰村中学 崔火炎 一、设计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问题谈话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教材分析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四、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观察、分析、归纳能力较
试题试卷 参考学习
word资料可编辑
一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 五、学习目的:
1、了解空气的重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5、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通过“磷的燃烧"测定空气的含量,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六、教学重、难点: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七、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法 八、教具准备:
集气瓶、燃烧匙、吸管、水槽、塑料袋、投影仪、幻灯片等。 九、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投影】With out life leave the air!
试题试卷 参考学习
word资料可编辑
师: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对于人类是如此重要,我们做一个深呼吸,那么我们便吸入了空气,空气对于我们又是如此亲近和熟悉,但是有谁摸着了它?看到了它吗?哦,没有。那么我们本节就是要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还要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提问】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但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提问。)
生1:把一个空的集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中,用力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生2:吹气球,发现气球鼓起了,说明有空气了。 生3: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生4:夏天电风扇转动,一阵风扑面而来,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提问】以上事实说明了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生1:第一单元中“探究蜡烛的燃烧"实验说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
生2:第二单元中通过对吸入气体的探究实验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试题试卷 参考学习
word资料可编辑
生3:食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潮湿了;早晨的露珠;冷藏的饮料放置空气中外壁出“汗"等现象,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二)、探究活动
师:下面呢?我们将分组实验,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提示:可以自己自主设计实验,参考课本实验2—1。) 师:我观察各小组设计实验,大部分用“蜡烛燃烧"实验进行探究,但是你们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不一致。为什么?想一想,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三)、归纳总结
师:从实验2-1中得出以下结论;
点燃 红 磷+空 气 五氧化二磷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1∕5;
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一现象判断。)
氡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试题试卷 参考学习
word资料可编辑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杂质0.03%
教师简介空气的其他成分,同时讲清三个概念: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师:下面我们做几道练习。 十、课堂练习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讨论: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试题试卷 参考学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