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潘红先编辑
体现了在做中体验、理解概念的思想。
本单元各课之间有着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在总体上认识能
量的基础上,了解能量的转换,认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从而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 单元教学要求:
1.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能使物体运动或“工作”,对人类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了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
3.知道能源对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性,而不可再生能源正面临枯竭的危险; 4.意识到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反思人类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并提出某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单元教学重点:
1.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3.了解能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基本概况; 4.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单元教学难点:
1.理解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工作”; 2.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3.做太阳能灶时将铝箔
4.理解白炽灯与节能灯哪个效率高。 单元教学课时:
1《各种各样的能量》????????????????1课时; 2《能量的转换》??????????????????1课时; 3《能源》?????????????????????1课时 4.《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1课时。
1 各种各样的能量
预期学习结果:
1.能够从生活工作中寻找各种各样的能量; 2.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了解它们的作用; 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4.能够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5.意识到能量对于人类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6.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
重点: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难点:理解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工作”。 教学准备:
课件、“火箭”及“发射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揭题
1.师问:“你们知道是什么让风筝飞翔吗?”“什么让水车吱呀呀地歌唱?”“什么让向日葵微笑呢?”(依次出现投影:图片)
2.生答:风、水、太阳。
3.再出示图片:气球、人、龙卷风、汽车是依靠什么“工作”或运动的呢? 4.生答。
5.师小结:像这样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能量。风有风能,水有水能,太阳有太阳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师板书课题)
二、讨论各种能量的作用
1.师述:你还知道哪些能量的名称?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2.讨论后回答(看哪个小组说得多)。 3.学生回答:
①太阳光可以使植物生长,还能用来发电,还能使热水器里的水变热,能把衣服晒干?? ②热能可以将水烧开,还能发电,能把饭煮熟,能给我们取暖??
③电能可以使电灯发亮,还能使电动机转动,使电视机出图像,使电瓶车跑起来?? ④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工作”,还能使我有力气踢球?? ⑤水能可以使水车转动,可以发电,可以冲洗车辆?? ⑥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还能使水面泛波?? ⑦??
4.师小结:太阳能可以发电、晒衣服,热能可以煮饭、烧水,电能可以使家用电器“工作”,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工作”,一句话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可以说,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能量,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三、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1.过渡:那么能量的大小会影响物体运动吗?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大家想不想知道?那么我们就用这“火箭发射”的实验进行探究。
2.教师演示:这是“火箭发射器”,橡皮筋拉伸后产生一定的能量,然后把橡筋猛地一松,火箭会弹出去,这个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有何关系?
3.猜测:橡筋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 4.讨论方案:怎样才能使橡筋能量变大? 5.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师补充、修改。
7.小结:从大家的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橡筋拉得越长,也就是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那么其他的物体运动是不是也这样呢?如风越大,风筝就飞得越高,太阳越大,热水器的水就越热??我们有兴趣课后可以做个探究。
四、布置作业
完成《科学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上的习题。
2 能量的转换
预期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以相互转化;
2.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能简单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 3.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能力培养
1.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实验演示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
1.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
2.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
打火机、铁架台、烧杯、温度计、花生米、水妃暄扣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能量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2.(出示电灯图)提问: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让电灯亮起来的?
3.讲述:电能让灯发光、发热,我们就说电能转变成了光能、热能,可以把它这样记下来。
4.谈话: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这就是能量的重要特征之一——能量转换。(板书课题)
5.提问: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电视、搓手,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量?
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
1.点燃一粒花生米,说说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①师按教材上的提示操作,做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适量水的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数字。 ②师问:花生米里储存了什么能量?把花生米点燃,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花生米里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能量?
③学生回答:化学能;看到发光现象;说明花生米里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 ④点燃的花生米除了转换成光能外,还转换成什么能量?从何得知? ⑤学生回答:热能。水的温度比之前高了。 2.通过实例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
①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56页上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②学生观察并描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