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简单的排列冀教版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探索乐园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简单的排列》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的学习,既可以学会简单排列的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为以后的学习以及奠定数学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动,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利用这一点,设计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和语言表达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排列的方法,并且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猜测、比较、实践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
3、培养有序思考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排列的方法,并且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 教学用具:PPT 课件、数字卡片、人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用简单的问题来热身:出示两张数字卡片“1”和“2”。问学生:两张数字卡片可以组合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二、应用拓展,深化探究。
1、探究排列:设计此环节时,安排同学上台排列,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比较,慢慢引导,发现较合理有序的方法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孩子们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精炼,最终达到合理有序的排列。
1)三人照相:聪聪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来照相馆照相,根据摄影师的建议,即“交换位置”,可以拍摄多张照片,谁来帮助摄影师给一家三口摆位置?
将三张人物卡片帖到黑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请学生上前来摆。(不管排列方法怎样,对于上台来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
2)三个比赛:亮亮、聪聪、小强三人在打乒乓球,他们的比赛结果会有几种?谁会登上最高领奖台?谁又会位居第二、第三呢?
学生思考时,教师提示和引导有顺序思考的方法。请学生上台边讲解边展示,通过展台展示出排列结果。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排列过程,比较排列方法,结合发言,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怎样排列才能更有序、更合理?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组织语言。
三、学生活动,合作探索。
1、三个数字:设计此环节,主要运用合作的方法,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鼓励方法的多样化,对各组的不同方法进行肯定和表扬。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讲规则,用三张数字卡片“1”、“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同桌两人,一人摆,一人记录,并简要说出摆的方法。教师搜集学生的排列结果。
学生展示阶段:教师将搜集到的结果在展台展示,并由相关的学生说出摆的过程方法。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方法的优点,通过多种排列方法的比较,由学生总结出哪种方法更好,对于有序排列的小组要给予肯定。
小结:通过观察、比较,由学生说出哪种方法更好,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大家都采用各种有序的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排列。
2、思维拓展,三人握手。设计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和演示,解决实际问题,并探索排列结果的可能,拓展思维。
结合“三个数字”的排列过程,同学之间握手相互鼓励。借此提出问题:“三人握手”两两握手时,需要握几次?
学生演示:教师找三个同学上台来演示握手的过程,并总结两两握手的次数。
教师提出问题:前面的“三人照相”、“三人比赛”和“三个数字”的排列结果都是6个,为什么“三人握手”的次数是3次呢?
由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语言精炼到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 运用新知,举一反三。
设计此环节,主要锻炼学生有序、合理(不遗漏、不重复)的排列,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解决问题:“最后三个数字是由1、3、9组成的, 猜一猜,明明家的电话号码可能是多少呢?电话号码: 6 3 8 5□□□”
学生语言表达排列方法和过程,展示排列结果。多种排列方法给予鼓
励,对于有序合理排列的方法要给予肯定。
五、反馈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此环节,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