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3)
5
五、教学评价能力(10分)
以下是某位教师在上《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的节选
我让每个组推荐一幅作品,报机号即可,我一一转播他们的作品,大家一起评论,突然,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这是5组的作品,作者不但给自己戴上了黑色的帽子、墨镜,还把一根高级香烟放到了自己嘴里,配有“我够酷吧”文字。“如果吸烟的话,学校可要开除你的,况且吸烟是有害身体健康的。”我看着他说。“老师,我不会吸烟,我也没吸过烟。”“那就好,如果没有那颗烟的话,会更酷!现在把那颗烟拿掉吧。”他笑了。 “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删除图层即可。”学生们不假思索地说。“就一个图层可怎么删除呀,怎么成了一个图层了呢?”5组的学生有些不理解。我问:“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是文件格式的事吧。”几个学生小声说。 我解释说:“说得很好,虽然‘*.jpg’格式的文件相对于‘*.psd’格式的文件来说,占用的空间要小得多,但当我们把文件保存为‘*.jpg’格式时,所有的图层被合并成一层,不能再按原来的层进行修改。如果需要对保存过的图像进行修改,必须保存为‘*.psd’格式,这样可以保留多个图层。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
6
2015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3)
答 案
一、公共知识(20分)
二、学科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C D D C C C C C C C D C C (二)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三、课程标准(15分)
1.总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这个总目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说明了分目标。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及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了解 掌握 理解 认知 处理 四、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15分) 1、教材分析(1分) 2、学情分析(1分) 3、三维目标(3分) 4、教学重点(1分) 5、教学难点(1分) 6、教学方法(1分) 7、教学过程(7分) (1)导入(1分) (2)新课(5分)
无学生活动扣1分,无评价扣1分,不能体现以学生学为主扣1分。 (3)小结(2分)
7
五、教学评价能力(10分)
理想的教学是师生互动展开的结果,而不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结果,“教学不是按剧本拍电影”,正因为此,我们并不主张在教学前写类似教学实录式的详案(新教师除外),用新改革的话说,就是要提高教师“创生”(创造性生成)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行为很难预先做出准确判断,而且,只要有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事件,预先的“筹划”往往失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的是教师动态处理教学过程的智慧和艺术,能有效化解突发事件,调整教学活动,生成富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而不是忽视突发事件,恪守教案教学,丧失有效教学的良机,或不知所措,任凭突发事件打乱课堂教学。显示了该教师的课堂处理智慧。 六、规范字书写(5分)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