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3)
2015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3)
一、公共知识(20分)
二、学科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古代没有电脑,所以那时也没有信息 B 信息必须借助计算机才能传播 C 一张报纸一份杂志都是信息
D 电视播保明天下暴雨的消息是信息
2、小明同学想在网上买一个MP4播放器,你建议他访问的购买网站是( ) A yahoo雅虎 B 搜狗 C 百度 D 淘宝 3、Excel中,工作表的改名操作正确的是( )。 A、用DOS的REN命令
B、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相应文件,在弹出的菜单中选“重命名”命令 C、在Excel编辑窗口双击表名后,输入新工作表名 D、在Excel窗口中选择“文件”菜单的“另存为”命令
4、WWW是什么的缩写( )。A、Wide Web World B.World Web wide C.Wed World Wide D.World Wide Wed
5、学校要为每位同学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记录每个年学生各个阶段的成绩,为方便管理,最合适的管理策略是使用()
A、资源管理器 B、WORD表格 C、Excel 电子表格 D 、Acess数据库
6、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以下各环节的顺序安排最恰当的是( )。①提出学习任务 ②设置任务情境 ③归纳总结,感悟提升 ④探究学习,完成任务 ⑤巩固练习A.①②④③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⑤④③
7、在Excel中提供了某地一年中每天的平均气温数据,统计一年中平均气温在30度以上的天数应该使用( )函数。
A、Average B、Averageif C、Countif 、Count 8、对于PowerPoin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编辑修改内容的视图有普通视图和浏览视图 B、幻灯片播放时可以显示占位符
C、幻灯片中一个对象只能设置一种动画效果 D、在放映过程中不能改变播放的顺序
9.、关于电子邮件,正确的说法是( ) A、可以发送文本内容、图片、文件和实物 B、没有主题的邮件不能发送 C、一次可以发送给多个人
D、你的计算机关闭后,别人就不能发送邮件给你了
10、学生成绩表成绩存放在电子表格中,在Word中生成学生个人成绩单应使用
1
( )方法。
A、逐个复制到Word中 B、插入对象 C、邮件合并 D、插入文件 11、不同类型的信息应该采用不同的工具软件来处理,小王现有一首歌曲需要编辑处理,下列软件最合适的是( )。
A、Word B、Excel C、Cool Edit D、PowerPoint
1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说明课程设计从课程结构上体现了( )的特点。
A、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 B、符合学生心身发展需要
C、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D、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
13、用计算机解决不同的问题,应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有( )。①使用一般工具软件 ②使用智能工具软件 ③编写程序解决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14. 将干净书籍中的15页包括文字、图片、表格的内容录入到计算机中,最合适的方法是( )。
A、用键盘手工录入 B、用语音识别技术录入 C、用描述仪及OCR软件识别录入 D、用自动翻译软件
15、李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查找一些资料,其中最不合适的做法是( )。A、上网搜索 B、到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 C、打114询问 D、跟同事交流
(二)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 16、“一千个读者,一千个汉姆雷特”,这句话说明了信息具有传递性。( ) 17、动作动画是通过改变对象形状而生成的动画。 ( ) 18、从空间角度来划分,动画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 )
19、当前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不包括通信技术 ( )
20、对天气变化的比较分析,最适合使用的图表是折线图。 ( ) 21、到银行去取款,计算机要求你输入密码,这属于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加密传输技术。 ( )
22、在HTML语言中,表格中行的开始和结束标记是 。 ( )
23、在中国国家图书馆www.nlc.gov.cn上进行书刊目录查询,实际上是在访问word文件 。 ( )
24、上因特网时,当知道某一网页的网址,就能直接浏览该网页。 ( )
25、文件夹只能放置文件,而且可以放置不只一个文件。 ( ) 三、课程标准(15分)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7分)
2
2.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和掌握水平要求描述可以归纳为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每类又分为三个水平层次。不同的目标应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请列举5个以上课标中的行为动词。(8分)
四、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20分)
2.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时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特别是随着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它使信息传播的途径、速度、范围、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信息目不暇接,扑朔迷离。那么,应当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人们可以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和信息的时效性三个方面来进行。
2.3.1 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从信息的来源对其价值进行判断,可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可以通过查看信息来源,判断各项要素是否齐全,运用逻辑推理资料和查阅的方法进行考证和进行深入调查,来判断信息中涉及的事物是否客观存在、构成信息的各个要素是否真实。
(2)可以通过把获取的信息与同类信息作相互比较,考察信息来源是否具权威性,考察其研究方法是否科学,研究此信息是否具有代表性、普遍性。
我们需要做到的是:鉴别该信息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发生,该事物是否存在,数据是否准确无误;鉴别该信息所反映的情况是否有偏颇之处,确证其不仅在局部是正确的,而且在全局也是正确的;鉴别该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在具体时间范围内的真实性。
另外,我们在使用各类信息时要学会分析和鉴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千万不能“拿来主义”;要善于动脑,善于学习,多掌握一些信息知识,谨防上当受骗。同时要及时揭露和制止这类信息“陷阱”,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当我尽情享受信息所带来的方便和快乐时,应记住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切莫忘记提防信息“陷阱”。
2.3.2 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3
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于他来说才是有价值的。
信息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昆虫学家关心蚂蚁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流,自然保护组织关心城市建设中树木被砍伐的情况。与天气预报一样,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获取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有的有用、有的无用,有的真实、有的虚假??因而,社会角色的不同也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同时,人们为判别信息是否真实可用,还通过参考他人观点,结合观察的事实和推理过程,归纳结果,作出判断。 2.3.3 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某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天气预报,我们在获取这类信息时,通过判定其时效来确定该信息的价值。判断信息的时效性的方法可以归结为: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里做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渐进式的事实,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来判断时效性;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它可能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业源的办法加以弥补。
信息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信处的垃圾场。如果人们不具备相应审视和判断能力,就会被一大堆信息垃圾所湮没。因此对获取的信息需要进行辩证分析,通过价值判断,剔除糟粕,然后,对有用信息进行深层挖掘,寻找其中隐含的价值和意义,来满足需求。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参照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2)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3)信息是否可用。
(4)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 (5)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 (6)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
根据以上材料,设计一篇教学设计 要求 :(1)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要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
可评价,行为动词使用恰当。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说明突破难点的措施。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