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五首《诗经》简介素材 语文版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它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曾经孔子整理删定。原本只称《诗》,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包括“二南”(周南、召南)和邶风、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这些诗歌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现实,有劳动的艰辛,有生活的窘迫;有对剥削压迫的不满和反抗,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有的辛辣讽刺了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有的大胆歌颂了真挚的爱情。“风”是《诗经》中最优秀的部分,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瑰宝。“雅”是“小雅”和“大雅”的总称,共一百零五篇。“大雅”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所作,内容大多记述周族历史,歌颂祖先功德,客观上为后人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资料。“小雅”多为贵族文人所作,也有小部分是民谣,内容多政治讽喻。“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四十篇,是周王室和鲁国、宋国的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祭礼歌辞。
《诗经》在表现手法上,普遍运用了赋、比、兴的方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语)。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的“六义”。在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多为隔行用韵,但不拘泥,也有二言、三言、五言乃至六言、七言的句子,押韵方式灵活多变。许多诗篇章节反复,多用叠字,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它的比兴手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也一直继承着、发展着。
西汉初,传授《诗经》的有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共四家。自东汉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学习毛诗的人增多,其他三家诗逐渐失传,独毛诗大行于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